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历经十三个月航行,穿越风暴与未知海域,终于抵达一片广袤大陆。
当地原住民肤色棕褐,语言奇特,但他们供奉的图腾柱上,竟雕刻着类似龙形的图案,且部落长老口述的创世神话中,提到“东方来的白袍人,带来火与文字”
。
赵承业之孙赵明远带队登陆,携带《通用象形码》与声纹留音筒。
仅用七日,便实现基本沟通。
他们发现,这些人的祖先很可能是在秦末动荡中漂流而去的徐福残部后裔,虽血脉稀薄,文化变异,但仍保留某些中原习俗:如祭天时面朝西北,葬礼中焚烧竹简(尽管已无人识字),以及新生儿命名必含一个“归”
字。
第一所“西海归宗塾”
就此建立。
开学当日,赵明远拿出一幅地图,指着太平洋中央的一条红线:“这条路,是我们祖先漂走的方向。
今天,我们沿着它回来,并告诉你们??你们的名字,一直都在族谱上。”
全场寂静,继而爆发出震天欢呼。
三个月后,美洲分校通过海底电缆(试验性铺设)传回第一条电报:
>“孩子们学会写‘爸’‘妈’二字时,一位老妇抱着石板泣不成声。
她说,这是她梦见了一辈子的字。”
刘宏收到电文时,正在归宗岛教一群幼儿画画。
他放下粉笔,望向大海,喃喃道:“原来,我们不是在寻找失落的血脉,而是在唤醒沉睡的记忆。”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
天下学政院发布年度报告:全国识字率已达六成七,边疆地区女童入学率突破五成,海外十七分校累计培养学生四万三千余人,其中三千人已成为本地教师。
《万国识字总汇》已出版至第七版,新增美洲、非洲、澳洲语言共计十九种,连极地因纽特人的口哨语也被破译收录。
科技方面,“写字机械人”
升级为“对话偶”
,可通过齿轮与气流模拟简单问答;“声纹留音筒”
普及至各义塾,形成全球最大语音档案库;更有学者提出“光缆传讯”
构想,欲以玻璃丝束传输图像与声音,虽尚处实验阶段,却被誉为“下一代文明桥梁”
。
然而,变革总有代价。
这一年,三位外派教师死于瘟疫,两名在沙漠遇劫,还有一位在亚马逊丛林失踪,至今未归。
他们的名字被刻在邙山纪念馆的“文殉碑”
上,与古代殉道儒生并列。
刘宏亲撰祭文:
>“汝以身为烛,照彼幽暗;
>汝以血为墨,书我文明。
>不封侯,不立传,
>唯愿千年后,仍有孩童记得??
>曾有人为你跋涉万里,只为教你写下一个‘人’字。”
岁月如流,永康五十一年。
归宗岛迎来百年校庆。
全球分校齐聚于此,包括来自罗马、印度、埃及、玛雅、波利尼西亚的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