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那就让他们看。”
江辰平静地说,“我们可以公开每一节‘提问课’的教学录像,接受第三方评估。
如果连孩子问一句‘为什么下雨天学校不发雨鞋’都要被审查,那才是真的危险。”
林晚晴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云南怒江和甘肃临夏的两个试点县,当地教育局表示愿意配合,前提是课程内容不脱离课本框架。”
“没问题。”
江辰翻开附件页,“第一课主题是‘我家的故事’,让学生用绘画、录音或文字记录一件让他们感到困惑的事。
比如??‘妈妈为什么总在半夜偷偷哭?’‘爷爷说读书没用,可老师说有用,到底听谁的?’”
小赵忽然举手:“我老家堂弟去年辍学了,就因为村里老人说‘读书不如打工’。
要是早两年有这个课,说不定他还能回来。”
没人接话,但空气里多了一种沉甸甸的东西。
三天后,首批五个试点班级正式启动“提问者计划”
。
设备接入当晚,系统后台收到第一条学生提问音频,来自云南一个十二岁的女孩:
>“老师,我想问……如果我家穷,是不是就不配拥有梦想?”
语音识别系统自动标注:语调低缓,尾音颤抖,情绪值为“深层不安”
。
系统随即触发响应机制,推送定制心理疏导动画,并通知属地志愿者进行家访。
江辰听着这段录音,反复播放了三遍。
然后他打开个人账户,以普通用户身份回复了一条语音:
>“你提这个问题的样子,就已经在追逐梦想了。”
这条回复被系统标记为“高共鸣信息”
,自动纳入教师培训案例库。
一个月过去,试点数据逐渐浮现。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所有提交的三百七十六个问题中,超过六成涉及家庭暴力、性别歧视、教育资源不公等现实困境。
其中一个四川男孩写道:“我爸说我是累赘,因为我考不上重点高中。
可我只是想当厨师,我不想死。”
这句话让整个团队彻夜未眠。
他们连夜升级预警模型,将“自我否定强度”
列为一级风险指标,并与妇联、心理援助机构建立直连通道。
同时,推出“匿名树洞”
功能,允许学生用变声器提交问题,保护隐私。
与此同时,舆论风向再次微妙变化。
一篇题为《我们的孩子,正在学会沉默》的深度报道悄然走红。
作者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她在文中讲述了自己三十年教学生涯中目睹的种种“消失的问题”
??女生不敢问月经相关知识,贫困生羞于申请助学金,留守儿童写信给父母却被老师当作“扰乱课堂秩序”
。
>“当我们只教孩子标准答案,却不允许他们质疑生活本身,我们就是在制造顺从的机器,而非独立的人。”
文章末尾附上了“提问者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