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颠倒为“德前而道后”
的真谛。
表达出出山愿望的汲黯很快因为在“黄老学术”
上的盛名得到了朝廷各派的示好。
代表“薄太子”
刘荣的袁盎、代表梁王刘武的韩国安都向他抛来橄榄枝。
但是汲黯并没有急着选边,而是在刘武派人暗杀袁盎之后接受了一个女人的邀请——“窦老太”
窦漪房。
窦漪房之所以会对汲黯感兴趣,除了本身是“黄老爱好者”
之外,更是因为贾谊死前的最后一封奏疏为汲黯留下的“香火情”
。
梁王刘揖死后本来梁国应该除国,但一向反对分封的贾谊死前却一反常态,在最后一封奏折中贾谊建议刘恒将与皇后窦漪房的小儿子刘武封在守卫长安的要道梁国并大力扶持。
同时他还提到了汲黯的名字,说天下安定后希望皇帝重用汲黯。
虽然刘恒没遭遇“七王之乱”
也没用汲黯,但是他儿子刘启遭遇了,也确实因为强大梁国的存在顺利化解了“七王之乱”
。
作为一切的亲历者,窦漪房当然很感激贾谊的后手让他的两个儿子最终化险为夷,于是在听说汲黯要出山后,也对他抛出了橄榄枝。
汲黯的眼光是毒辣的,他没有立即接受窦漪房的邀请。
诚然在“妈宝男”
刘启心中窦漪房的地位很高,但是只要刘武还有继承大统的希望,窦漪房就不是一个可以依附的好势力。
而这时,刘武暗杀(其实是明杀)袁盎之后断了“薄太子”
刘荣的臂膀的同时,也因为这鲁莽的“不法行为”
丧失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这时,窦漪房只能在刘嫖的穿针引线下转支持刘彻,也是几乎同一时间,汲黯向窦漪房表示:接受她的offer。
因为刘荣身后站着恃宠而骄的薄皇后和功高盖主、自以为是的周亚夫,刘启的废立就被眼光独到的汲黯看了个清清楚楚。
孝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刘彻接替刘荣当了太子,不久后,在窦漪房的安排下,汲黯被任命为太子洗马。
至此,辛苦半生的汲黯终于成为了未来天子刘彻的老师,将自己的平生所学教授给了刘彻。
当然,在外人看来,汲黯最后还是失败了,刘彻最后倒向他的儒家老师卫绾,最终搞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汲黯也并没有位极人臣,封侯拜相。
但是汲黯却告诉我:“猪崽子”
是他这些弟子里“听懂他话最多的一个”
。
当我不解他的回答时,他只反问了我一句话:“如果他不是我的弟子,那么当国家财政出现危机时,先倒霉的是老百姓还是豪强、权贵?”
这个反问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当国家出现危机时,儒家的虚伪会显露无疑,他们会一边号召老百姓“为国尽忠,死而后己”
一边为自己谋求退路。
儒家当道的齐国是战国唯一投降的国家,如果不是始皇帝一向讨厌儒生,儒家肯定也想继续趴在庙堂上把持大秦朝堂。
而刘彻则既用了儒家能帮他统一意识形态的一面,却同时摒弃了儒家虚伪、懦弱的一面。
他杀向社会积弊的第一刀是“徙豪强于茂陵”
、第二刀是“推恩令”
,这两刀都不是针对老百姓的,这绝不是一个儒家内核的人会做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