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声音陡然提高:“此舰所费虽巨,然一旦扬帆,可开拓新的海贸航线,将大明丝绸、瓷器远销西洋,换来的白银何止百万?可震慑倭寇,保万里海疆安宁,此等价值,岂是银钱所能衡量?水师学堂所授,是辨方向的星图,是算射程的公式,是保船舰不沉的技艺——学子明海疆、知战守、懂御敌,此非国本,何为国本?莫非只会空谈道德文章,遇敌则束手无策,遇浪则船毁人亡,方是巩固国本之道?”
李嵩被问得脸色涨红,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至于所谓‘扰民’,”
林奇语气转冷,目光锐利如刀,“新政统筹司早己拨付三百万两专款,用于平抑东南物料价格;船厂招工皆以工代赈,流民日得三钱,足以养家糊口,何来扰民?若有胥吏借故盘剥,本官早己下令严查,迄今己惩处十二人。
若李御史有具体证据,可当堂指证;若只是听信流言,便在此扰乱军心士气,还请自重!”
他环视全场,声音铿锵:“今日‘启明一号’下水,是大明走向深蓝之始!
此事陛下己有明断,朝廷己有决议,岂会因些许杂音便半途而废?若有异议,可在朝会之上据理首陈,在此工程重地,休要再提‘暂缓’二字!”
一番话有理有据,气势凛然,不仅驳得李嵩哑口无言,更让在场众人精神一振。
李嵩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悻悻拱了拱手,带着随从狼狈退下。
观礼台周围的气氛重新热烈起来,只是那番争执如一丝阴影,悄然落在了海风之中。
林奇的目光转向那群少年学员,见他们脸上带着不安与困惑,便走了过去,语气恢复温和:“都看明白了?改革之路从非坦途,每向前一步,都会有阻力与质疑。
但你们要记住,手中的罗盘、笔下的图纸、脑中的学识,便是打破质疑最有力的武器。”
他抬手点了三名少年的名:“赵士桢、徐尚庸、汤克宽,你们三人随我来。”
被点到名的少年眼睛一亮——赵士桢对机械原理极具天赋,曾自行拆解过小型齿轮模型;徐尚庸擅长测绘,手绘海图精准度堪比官府舆图;汤克宽是故信国公汤和之孙,胆大心细,颇有军事天赋。
三人快步走出队列,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学生在!”
“随我登‘海巡号’。”
林奇指向不远处一艘经过改装的旧式宝船,“那船虽老,却经受过实战检验。
登船后,仔细记录帆缆操作、舱室布局、火炮安置的优劣,尤其要留意船身摇晃时的重心变化。
三日后,我要看到你们的实习札记,不仅要记所见,更要写所思——如何改进,如何让船更稳、更快、更具战力。”
“是!
学生遵命!”
三人齐声应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当林奇带着三名少年踏上“海巡号”
的甲板,亲自讲解风帆受力角度、舵效与船身转向的关系,甚至隐晦提及“未来将有不倚风力的动力”
时,少年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提出问题,眼中满是对新知的憧憬。
而在大沽口码头的另一侧,一艘挂着福建商号旗帜的快船悄然靠岸。
船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下船后便与一名身着青布长衫的管事模样之人低声交谈,将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递了过去。
管事接过密信,迅速藏入袖中,目光复杂地望了一眼观礼台方向,随即转身混入熙攘的人流,消失在码头的街巷深处。
“启明一号”
下水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不仅震动了朝堂,也牵动了东南海商谢家的神经。
海疆之上,明波之下,暗流从未止息。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