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启明一号”
下水时的喧腾欢呼,似仍裹挟着渤海湾的咸腥海风,在津门卫的街巷间久久回荡。
可这份热闹未持续数日,奉命督建海防的林奇,便己在案牍与暗流中嗅到了无形的压力。
水师学堂三名优等生的实习札记如期送至衙署。
翻开首页,学员赵士桢的字迹工整锐利,随文附上的“海巡号”
帆索改进草图更是标注详尽——他敏锐察觉传统帆装在侧逆风环境下的人力损耗,创新性提出“三段式组合帆”
设计,只需调整帆角夹角,便可借助气流形成二次推力,预计能节省三成操帆人手。
紧随其后的是徐尚庸的札记,厚厚一叠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半月来津门湾的潮汐周期、风向变化与船只转向响应时间的对应数据,末尾那张手绘水文草图虽笔触粗糙,却精准标注出三处易形成暗流的浅滩,旁注“此处行船需减帆缓速”
的提醒,足见其细致考量。
最让林奇眼前一亮的,是汤克宽的札记。
这位少年并未拘泥于舰船本身,反倒将目光投向水师指挥体系——“前日操练,旗舰旗语传至末舰耗时两刻,遇雾则讯息断绝”
,字里行间满是忧虑,文末更附上一套参照烽火台层级传递逻辑设计的“三色旗+明暗灯”
信号方案,从紧急集合到转向规避,十二种指令清晰明了,甚至考虑到不同天气下的辨识度问题。
指尖划过这些满溢锐气的文字,林奇嘴角泛起一丝欣慰的笑意,可眉心的褶皱却未曾完全舒展。
他轻轻叩击桌面,心中暗忖:这些少年郎见得了技术的短板,察得出自然的规律,甚至窥到了制度的瑕疵,却终究未看透,阻碍大明这艘巨轮前行的,从来不是海上的风浪与造船的技艺,而是盘根错节的旧利益之网。
“阁老,南京急递。”
亲随的声音打破沉思,三封火漆封口的书信被轻轻置于案头。
拆信阅毕,林奇的神色渐渐沉凝。
信笺分别来自新政统筹司的留守同僚与几位相交甚笃的京官,内容如出一辙:都察院六位御史联名上奏,弹劾他“好大喜功,耗国库之银筑无用之船”
,更将津门船厂为扩建征用城郊三十亩民田一事无限放大,罗织出“与民争利,致地价暴涨,百姓怨声载道”
的罪名。
字里行间虽未明说,却都隐晦点出,背后推手是江南那些靠海贸垄断获利的盐商与旧勋势力——他们绝不容许朝廷掌控海权,断了自家财路。
“果然来了。”
林奇将信笺摞起,指尖在纸页边缘轻轻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
那日“启明一号”
下水仪式上,李御史突然发难质疑“靡费国帑”
,不过是对方试探的冰山一角。
改革从来都是割既得利益者的肉,反扑本就在预料之中,只是他没料到,对方竟如此急不可耐,一出手便首指舰队筹建的核心命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