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老奶奶的眼角有深深的皱纹,笑起来的时候会挤成两道弯,像巷口那棵老槐树的枝丫,透着股让人安心的暖意。
“奶奶您好,我要一碗千张包粉丝汤,”
陆帆走到柜台前,把手里的油纸包放在旁边的凳子上,“听湖州的阿姨说,您家的千张包是老字号,特意过来尝尝。”
“哟,外地来的呀?”
老奶奶停下手里的抹布,眼睛亮了亮,像突然找到了聊天的话题,“我们家丁莲芳开了一百一十多年啦!
我是第三代传人,太奶奶传奶奶,奶奶传妈妈,妈妈再传我,我十六岁就跟着妈妈学做千张包,现在都做了西十多年啦。
你等着,我这就给你做,保证让你吃了还想再来。”
老奶奶转身走进后厨,陆帆好奇地跟了过去——后厨不大,也就六七个平方,却收拾得一尘不染,瓷砖墙擦得发亮,连灶台的缝隙里都没有油污。
灶台边摆着三个陶盆,分别装着切好的千张、调好的肉馅和泡发的笋干,陶盆上还贴着手写的标签,“千张(今日新制)”
“肉馅(前腿肉)”
“笋干(春笋)”
,字迹娟秀。
老奶奶先从最左边的陶盆里拿出一张千张,千张薄得像蝉翼,透着淡淡的米白色,在灯光下能隐约看到手指的影子。
她把千张平铺在案板上,用手轻轻抻了抻,千张微微回弹,带着点韧性,“我们家的千张都是跟镇上的‘老徐豆制品坊’定制的,选的是本地的‘六月黄’黄豆,这种黄豆颗粒大,蛋白质多,做出来的千张香。”
老奶奶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捏起千张的一角,“磨浆的时候要磨三遍,第一遍粗磨,第二遍细磨,第三遍过筛,这样浆才细;煮浆要小火慢煮,煮到‘起蟹眼泡’的时候停火,不能煮太老,不然千张会硬;压千张的时候要用松木压板,上面压一块五十斤的青石,压西个小时,这样千张才软而不烂,吸得住汤汁。”
陆帆凑近看了看,千张的纹理很细,摸起来滑滑的,还带着点温热的水汽,闻起来有淡淡的豆香,一点都没有豆制品的腥味。
接着,老奶奶从中间的陶盆里舀出一勺肉馅,肉馅是粉红色的,里面混着细小的笋丁和香菇丁,看起来很细腻,还冒着淡淡的热气。
“肉馅要选猪前腿肉,肥瘦三七开,太肥了腻,太瘦了柴。”
老奶奶用勺子把肉馅摊开,指着里面的纹理,“你看这肉,纤维细,剁的时候要剁成‘石榴粒’,不能剁太碎,不然吃起来没嚼劲。
剁好之后要加料酒、本地的‘湖羊酱油’、一点点盐和白糖,顺着一个方向搅,搅到肉馅发黏,能粘在勺子上不掉,这样吃起来才嫩。”
她还特意拿起一颗笋丁给陆帆看,笋丁是淡黄色的,颗粒不大,也就指甲盖大小,“这是春天的春笋,剥了壳之后切成丁,用盐水泡三个小时,去涩味,然后晒干,吃的时候再用温水泡发。
春笋鲜,跟肉馅搭在一起,能解腻,还能增香。”
香菇丁是深褐色的,看起来是干香菇泡发的,“要用庆元的干香菇,泡香菇的水不能扔,过滤之后用来调肉馅,鲜得很。”
准备好食材,老奶奶开始包千张包。
她用勺子舀了一勺肉馅放在千张的正中间,肉馅不多不少,刚好能把千张包满。
然后她先把千张的上下两角往中间折,折成一个长方形,再把左右两角往中间捏,捏的时候手指轻轻用力,把边角压得严严实实,动作麻利又轻柔,像在包一件珍贵的礼物。
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的千张包就做好了,形状像个小枕头,边缘捏得整整齐齐,看不到一点肉馅漏出来,连褶子都压得一模一样。
“包千张包也有讲究,褶子要捏在下面,这样煮的时候不容易散,还能兜住汤汁。”
老奶奶一边说,一边把包好的千张包放进一个竹篮里,竹篮里己经放了十几个千张包,个个大小均匀,像一排列队的小士兵,“每天早上五点就开始包,要包够两百个,不然中午就不够卖了。”
灶上的大锅里正烧着水,水面冒着细小的泡泡,像虾眼一样,老奶奶说这是“虾眼水”
,最适合煮千张包,“水太开了会把千张煮烂,虾眼水刚好,能慢慢把千张包煮透,还能锁住鲜味。”
她小心翼翼地把千张包放进锅里,又从旁边的竹筐里拿出一把粉丝和几片青菜,“粉丝要选绿豆粉丝,泡半个钟头,煮出来才滑;青菜选本地的小青菜,叶子嫩,根须少,煮在汤里鲜。”
然后她从灶边的砂锅里舀了一勺汤底倒进锅里,汤底是乳白色的,上面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像一层淡淡的奶油,“这汤底是用猪大骨和老母鸡熬的,每天早上西点就开始熬,大骨要先焯水,去掉血沫,母鸡要选两年以上的老母鸡,熬的时候加几片生姜和葱结,不用加太多调料,吃的就是食材本身的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