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
“原来从夏到汉,骨笛的秘密一首在官方层面传承!”
张教授激动地展开竹简,“上面写着,汉代曾将夏商周骨笛集中收藏在‘长安秘阁’,后来因战乱分散,其中一支‘商鼎骨笛’可能流入了河西走廊的‘汉塞遗址’。”
消息刚传开,河西走廊的边防派出所就传来警报:有可疑人员在汉塞遗址附近活动,携带的工具上刻着早己解散的“海蛇”
集团标记。
林峰立刻带队前往,在遗址周边的戈壁滩上,截获了正在用金属探测器寻找文物的盗墓团伙。
“我们只是听说这里有汉代藏的上古骨笛,想碰碰运气……”
团伙头目耷拉着脑袋,手里还攥着一张手绘的遗址地图,上面标注的“藏笛点”
,正好与竹简记载的“汉塞秘窖”
位置一致。
考古队顺着地图找到秘窖时,发现里面果然藏着一支完整的商鼎骨笛,旁边还有一卷汉代《骨笛考》,详细记录了骨笛的制作工艺和用途。
“这支骨笛填补了商代骨笛传承的空白!”
张教授捧着骨笛,声音都在发颤。
商鼎骨笛归国后,国家博物馆推出“骨笛通史展”
,将夏、商、周、汉西代骨笛并列展出,形成一条完整的“文明传承链”
。
开展当天,曾经的文物贩子、如今的志愿者老周,带着一群中学生来参观,他指着展柜里的骨笛,轻声讲述自己从“盗宝”
到“护宝”
的转变。
“以前我觉得文物能换钱,现在才知道,这些骨笛上刻的不是纹路,是咱们老祖宗的文明根脉。”
老周的声音哽咽,“要是早明白这些,我就不会干那些糊涂事了。”
林峰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围着展柜提问,看着志愿者们认真讲解,突然觉得,这场跨越数年的“骨笛守护战”
,早己超越了案件本身——它让更多人明白,文物不是陈列在玻璃柜里的展品,而是需要代代守护的“文明火种”
。
年底,林峰收到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终身文物守护者”
奖章。
颁奖台上,他握着奖章,目光扫过台下的警员、考古学家、志愿者,缓缓说道:“这枚奖章不属于我一个人,属于每一个为文物保护拼过命、出过力的人。
因为我们都知道,只要骨笛的纹路还在,只要文明的火种不灭,我们的守护,就永远不会结束。”
颁奖仪式结束后,张教授递给林峰一本新出版的《骨笛文明史》,扉页上贴着一张照片——是最初那支断骨笛、五灵骨笛、夏商骨笛和汉代青铜镜的合影,背景是国家博物馆的穹顶。
“接下来,我们还要去河西走廊找汉代《骨笛考》里提到的‘羌人骨笛’,去江南找三国时期的‘吴地骨笛’……”
张教授笑着说,眼里满是期待。
林峰翻开书,在扉页写下:“骨笛未远,文明可期;守护不止,薪火不息。”
办公室的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国家博物馆的轮廓染成金色。
林峰知道,新的“骨笛密码”
还在等待破解,新的守护征程就在脚下——而他,会带着这份信念,继续走下去,让每一支骨笛都能诉说文明的故事,让每一段历史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