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见学生被吸引,他循循善诱,道:“婚育政策,其实是跟国家实力,发展挂钩,也与国情有关。
如他们所说大魏,婚育比不少国家晚。
而很多战乱之国,十四十五结婚,亦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
便在于,国家动荡不安,或面临外族压力,短期内急需大量人口填补。
而民众朝不保夕,生活贫乏,若按大魏十七成年,大宋十六成年。
当然,各国不一样,王公贵族也会有不同。
总体来说,一般十五到二十。
若民间按二十来算,其实太晚,多半十五六就结亲。
为何,因为百姓困苦者多,能成年者,不易,能至三十,五十者,亦不易。
所以若不早早结婚,断了香火,可是大不孝。
更何况孩童未成年前,夭折者多。
并不仅只早孕导致死亡率高这一原因。
这是社会因素问题。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复杂的。
而大魏直接跳过这个阶段,盖因国力强大,领导高瞻远瞩,愿为民谋福祉。
这是极难得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圣人之言在前,但能真正去为者,不多;而为者能成就者,更少。”
“既如此,大宋也有此基础,为何却不为呢?”
有学生不解问。
老者道:“所以说,国情。
同样一条政策,也许在魏国能行,富国强兵,但别国照搬,可能就会引发不可测的后果。
所以成之道,不在邯郸学步,而在变通。
变则通,通则变。
即无准绳而有准绳,有准绳而无准绳。
不刻板,不唯一。
治国者,高瞻远瞩要;契合国情要。
不脱离实际。
坚定时不移,狂乱时不弃。
有为而治,无为而法。”
“那老师,要怎么做?”
“历史皆有其发展的脉络,读史,可以明得失。”
见学生不以为然,老者劝诫,道:“莫好高骛远。
知易尚且,行难,不知,岂非更难。”
:()贤王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