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运输么,快的一两天就到了。”
“此间道路千里者也有之,黎生不要誆骗老夫,数百万钱,怎可一日转运千里?”
“可惜,苏学士近日往曲阜而去,不在开封,要不然也可以一论高铁之便利。”
嗯,苏学士和四个僕人,在现代可以说是非常尽兴。
虽说名山大川去的少,光是这后世的繁荣景象,那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只是夏日之间,也“有伤风化”
......哪怕是苏学士这样宠爱姬妾的,也不免见了要皱眉头,另外就是现代那边实在是“不识礼数”
。
黎风这样懂规矩的,確实也比较少见。
搞得接待苏学士,还要从戏剧学院请来个教授,和他一论短长,这才好些。
总算是有个带些古人气度的来了......
至於这期间,开封府这边通道开了,银行这边立马就通过邮政送来了苏学士放在ems里的奏疏,是在淄博游玩的时候写下的,上面还標註了签收时间。
这封奏疏,是退休老头苏东坡,给赵官家写的游记见闻,还附带了参加学术会议的照片,到一些地方接待的照片,以及在泰山乘坐缆车,见到了真宗的封禪石碑“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
,並且拍照留念。
顺道苏学士还写了一篇游记,呈送官家御览。
虽说“乌台诗案”
被神宗差点要了脑袋,但苏学士还是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战士,卓越的大宋文学家、艺术家,在大宋也曾位列朝班,这个忠诚度总是在的。
赵佶看了,也是有些感动。
韩忠彦来到现场的时候,也提及了官家的態度。
如此一来,大宋朝堂上,对於现代人有好感的,还是大有人在。
“苏大之论,官家已经知晓。
我想人要行千里,还有可能,这转运之事......苏大也不怕他老骨头散了架。”
韩忠彦能够理解上去的事情,大概还是经济层面的。
要谈科技,已故的沈括要是还在,大概还能够发挥一下余热。
他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大宋的专家。
就是看到了汽车,韩忠彦也不信一天就能千里。
实际上,速度还要更快,要是能飞的也是这个道理。
现代的物流方便,甚至在江南直接转运新幣,兑换了旧幣,也是有些用处的。
更何况,四川那边用过铁钱,韩忠彦就是没见过,苏学士兄弟两个是蜀人,父子三人的亲友在朝中为官的也不少,铁钱作为制钱流通对於他们来说就是日常。
那是四川缺铜导致的,因此钢芯镀铜的货幣,听起来也並不是怪事。
甚至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请大宋的官员,看一看几个货幣博物馆,以前怎么生產“袁大头”
的,他们也可以见识一番。
也是大宋本身有自己的货幣体系,还要流出货幣到西夏和辽国去,他们那边可没有这么发达。
甚至就像是有些国家街头,对著中国旅客强买强卖,只收人民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