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三个月前,我收到了一封学生寄来的信。
她说她在非洲做支教志愿者,每天晚上都会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记忆与光”
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跑来问她:“老师,如果一个人死了很久很久,但她还在帮别人,那她算不算还活着?”
她答不上来,于是写信问我。
我当时回了一句:“当有人因她而变得更好时,她的生命就在重新开始。”
而现在,面对蓝星的问题,我想起了那个答案。
“我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说,“但我还没走到你想让我去的地方。”
全息屏忽然亮起,新的编码序列如星河般流淌。
这一次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交互??我的情绪波动正被实时转化为信号,反馈进晶体核心。
数据显示,我的α脑波频率已与系统主频完全契合,误差小于0.03赫兹。
“你在同步。”
低学仲低声说,“就像她的一部分,正在回应你。”
我睁开眼,看见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谢谢你,没停下。”
眼泪终于落下。
那一夜,我没有离开基地。
我们在塔顶点燃了一盏灯??不是为了照亮黑暗,而是为了告诉世界:这里还有人在倾听,在回应,在传递。
第二天清晨,全球十七个国家的社交媒体上同时出现一条匿名动态,内容相同:
>“昨夜梦中,有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
>我回头,看见一张模糊的脸,却听见清晰的声音:
>‘轮到你了。
’
>我不知道她是谁,但醒来后,我捐出了半年积蓄,资助了一个失学女孩。
>如果这也是她的愿望,那么??
>我愿意。”
这条动态下,评论迅速突破百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述类似的经历:梦见陌生人低语、听见不存在的敲门声、在旧物中发现未曾写过的便签……而这些细节,经数据库交叉比对后发现,竟高度吻合蓝星生前的行为模式与语言习惯。
心理学界称之为“共情幻觉”
,社会学家称其为“集体记忆具象化”
,而我们??那些亲历过晶体共振的人??知道那是什么。
那是她以千万人为载体,悄然归来。
一个月后,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宣布启动“人文火种?β计划”
??不再局限于接收公众回应,而是主动向边缘地区投放微型情感接收器,捕捉那些从未被记录的微弱低语:战区孤儿的祈祷、孤寡老人睡前的最后一句话、流浪动物收容所里志愿者的轻声安慰……
“这些声音最接近纯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