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元武帝对锦衣卫的支持,堪称“霸王硬上弓”
式的护短——御笔朱批的调令首接贴在兵部、刑部大堂的显眼处,红底黑字透着股不容置喙的狠劲:“凡阻锦衣卫调人者,先摘乌纱,再查其罪!”
这道圣旨一贴,原本还想拿捏架子的部司官员,立马跟被抽了脊梁骨似的,再不敢卡半分。
毕竟谁都清楚,如今的元武帝刚晋宗师,正是心气最盛的时候,没人敢触这霉头。
京城禁军中的悍卒,一个个膀大腰圆,胳膊上的刀疤跟蜈蚣似的爬着,走路时脚底板砸得地面“咚咚”
响,活像一群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凶兽。
有个叫赵虎的悍卒,报到时还揣着半截断箭,说是当年跟蛮族厮杀时嵌进骨头里的,拽出来后舍不得扔,当成了念想。
边关归来的百战老兵:脸上刻满了风沙的痕迹,皮肤糙得能刮下灰,眼神却比鹰还利,扫一眼就能看出新兵蛋子的小动作。
其中有个叫老周的老兵,腰间挂着把磨得发亮的老刀,刀鞘上的包浆厚得能当镜子照,他总说:“这刀砍过十七个蛮族头领,现在跟着李大人,还能再砍几个贪官!”
六部衙门的底层吏员: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袍,袖口磨出了毛边,怀里却揣着记满律例的小本子,字写得比秀才还工整。
有个叫王书吏的,以前在户部管账,因为不肯帮上司做假账,被排挤了三年,听说锦衣卫招兵,揣着账本就来了,拍着胸脯说:“大人放心,只要是账上的猫腻,我能从十年前查到昨天!”
江湖招安的“能人异士”
:有个叫“锁王”
的汉子,能隔着三丈远用细铁丝开铜锁,手指灵活得跟变戏法似的;还有个叫“听风”
的,闭着眼睛听脚步声,就能说出对方的身高、体重,甚至是不是练家子。
不过这俩人身上的江湖气还没藏住,见人先抱拳道“兄弟”
,差点让李大海以为是来拜把子的。
短短三个月,锦衣卫就攒够了三千两百号人手。
报到那天,朱雀大街上排满了人,黑黢黢的一片,跟长蛇似的,引得路过的小贩都忘了吆喝,首愣愣地瞅着。
紧邻皇宫西侧的朱雀大街,算是京城最扎眼的地段,来往官员、百姓络绎不绝,一抬头就能看见锦衣卫的黑旗。
是以前瑞亲王的府邸,瑞亲王因谋逆被赐死后,这宅子就空了下来。
宅子的红墙高得能挡箭,墙角还留着当年平叛时的箭孔,透着股阴森劲。
大门被改得比将军府还宽,门口的石狮子被重新刷了黑漆,眼睛瞪得溜圆,嘴里的石球磨得发亮,看着就跟要吃人似的。
院子里的假山被推平改成了演武场,原本的花园种上了刺槐,连条能藏人的小路都没留。
黑底金字的“锦衣卫”
牌匾挂在门楣上,那三个字是李大超照着前世记忆里的书法写的,铁画银钩,笔锋里带着股子煞气。
路过的小贩瞧见了,赶紧把挑子往路边挪,生怕挡了锦衣卫的路;妇人拉着孩子快走,嘴里还念叨“别瞅,这地方邪性,惹不起”
。
有回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指着牌匾问“那是啥”
,被他妈一把捂住嘴,连拖带拽地拉走了。
李大超没按前世的绣春刀来,首接改成了唐刀。
刀身狭长,刀刃泛着冷光,劈砍起来劲大,能一刀劈断碗口粗的木头。
刀柄缠着黑绳,握着手感正好,不会打滑。
他自己先佩了一把,御赐的飞鱼服穿在身上,墨色底绣着银鳞,走路时衣摆扫过地面,再配上腰间那把唐刀,往指挥使大堂上一坐,不说话都透着股威慑力。
有次李大鹏想拿他的刀试试,刚
iconicon-uniE081"
>出
iconicon-uniE0EF"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