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而元狩西年张骞的第二次出使请求也是他背后怂恿的,而且他派出了李丁的三儿子去张骞的队伍中历练。
二大爷说服张骞的理由很简单,其实张骞也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他第一次出使西域十三年,走的时候是一百几十人,回来只剩下他和忠仆甘父二人,这些殉职的部下虽然国家都发了抚恤,但是相对于一百多家人的长久生计根本不够。
本来张骞封了侯多了食邑收入能接济一下,但是侯爵还没捂热又没了,所以他第二次出使西域除了官方任务外,二大爷劝他得夹带点私货,补贴一下烈属。
看到这里,我的情绪很激动——如果李三丁在张骞团队,那么这次我到西域就可以凭借这层关系和张骞谈合作!
在之前我也想过到西域后有没有机会去和张骞谈合作,但是因为我曾经骑着他送的小黄坑他,我觉得是再不好意思找他的。
不过如果二大爷己经把这个事情转圜过那就不一样了!
我完全可以凭借了解张骞要抚恤烈属的心理和他达成合作。
别的不说,至少他熟悉西域各国的军政情况,也试错了货殖在各地的紧俏程度,可以让我节省很多摸索、试错的成本。
二大爷的竹简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他总结的与同僚打交道的细节。
二大爷会用帛布把每个用得到的同僚的信息都记录在案,包括年岁、生辰、嗜好、家庭状况等细节,有些他要重点交往的人,比如卫青,他连卫伉、卫不疑和卫登的生日都记录了。
回想卫青给义父的那个退还的礼物清单,还真是有不少以给卫家三位公子祝贺生辰为名送的财物。
我觉得自从元朔六年看见义父会打赏办事小吏小费后,我在外面行走着实不算小气。
但是比起二大爷这种把和人相处当成重要工作并做笔记的态度,我还差远了。
我暗自决定:等到了西域,我做生意的时候也要学习二大爷这个方法!
看完属于二大爷的竹简,我觉得他真的是个很圆滑的历害人,但是我想他的造化一定不够,因为李家的缘故,他最后还是身死道消了。
他最后给义父的书信里隐晦的觉得大爷和李敢是“猪队友”
。
他提到元狩二年,李敢差我送回的密信发信的时候肯定没注意防备别人,张骞军队的主簿反映李敢问他们要了竹简,写了奇怪的文字说是被包围的李广的遗书让然送回长安,而不是让他们从军邸报的渠道走。
李敢死后,他想要回尸体时刘彻拿这个话点过他,还要让他就说自己看过李敢的尸体了。
而接着当皇帝因为三亩地找他茬的时候,他知道李家的这口锅自己己经背定了,于是为了保守家族的秘密(“篆体密文”
的传递网络),他不仅提前转移了大部分财产和传递人的联系方式(竹简里没有,应该是首接给了义父,现在在李陵手上),还首接学着大爷自戕了。
他也给堂少爷李宇准备了毒药,让他如果出事就早点吃,少受点罪,更不能因为怕受罪而出卖祖宗,辱没门楣。
他最后嘱咐义父:如果情势继续恶化,得赶紧将“篆体密文”
的相关证据全部销毁,相关人员要稳妥处理。
我唏嘘了一下,旋即理解了李陵跟我说的义父让我看完这些竹简就烧掉和李丁要从代郡喊人来这里开会商议情报网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相对于声名显赫的大爷李广,二大爷李蔡一生感觉都是声名不显的。
虽然他获封列侯并成为宰辅,但在类似司马迁之类的清流眼里:能力、品德和影响力都远不如大爷李广。
不过在我的立场上凭心而论:李家后来之所以没倒、我之所以能带队撑到西域,二大爷的遗产才是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他是一位被史官严重低估的宰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