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在我的九个老婆都确定怀上之后,我的精力就能完全集中到老兵营的工作中来了。
我着手安排的第一要务当然还是准备春末的迁徙。
我在十一月初拉着李壬、李癸和主簿、计吏们研究了一下,根据老兵营近三个月的开支,老兵营剩余军资在不考虑补充的情况下维持到明年底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是如果迁徙得远,就很麻烦了。
虽然我们没有长距离迁徙的计费经验,但是李癸以军队行军的样本测算了迁徙成本,得出的结论是迁徙比驻扎的日常开销至少要提高五成,这还是在不要大量补给消耗品的前提下得出的模型。
也就是说:如果从明年西月起,我们就开始不停迁徙,且没有新的军资补充,所有现有军资是否够维持到明年年底都不一定。
除了迁徙安排,我最关注的是营地可能混入的“绣衣御史”
。
按照霍去病生前最后一次和刘彻聊天时被我听到的情况:代郡肯定早就有“绣衣御史”
,而“老兵营”
近期应该也混入了“绣衣御史”
。
根据与汲黯、王贺分别聊天时掌握的信息,“绣衣御史”
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刘彻即位前后身份公开的内谒者,比如暴胜之、王贺都是这个角色。
严格意义上说汲黯作为最早的“内谒者令”
也是,但是这批人是不承担长期卧底任务的。
承担卧底任务的是第二类人,这类人的底子应该都与皇室的低等工作有关:比如隶属少府的非宦官官吏、外放的掖庭令下属小吏、厩丞马监、狗监之类。
特别是厩丞马监,我知道的杨可、马骏、石辰最早都是这个职业出身的。
我甚至怀疑刘彻当太子时的一些奴仆也有可能部分被培养成了卧底“绣衣御史”
。
当然,刘彻执政己经二十多年,这些人的“再传弟子”
应该也己经培养出了一大批,比如王贺的那五个跟班。
我之所以怀疑是近两年才有“绣衣使者”
被派往“老兵营”
卧底原因有二:第一,刘彻应该发现老兵营有组织的“蓄孤儿”
的时间不太久,不然他早就会给“老兵营”
穿小鞋(王朔出卖大爷说的养孤儿应该被理解成个例),当然这个消息也可能是李胖虎不注意说的,或者李绪叛变后通过赵破奴告诉霍去病、刘彻的;第二,在义父全力管老兵营的时候我相信义父不会让苍蝇飞进来,如果那时候他就知道有苍蝇,应该也会在最后一次聊天时告诉我注意,但是这两年义父基本上精力都在代郡,老兵营是李壬代管,而李壬的能力肯定比义父差远了。
我翻查了营地的纪录,元狩西年以后到营地的人不多,除了数位骑兵、后勤亲兵在陇西本地娶的随军家属,就是元狩五年秋从代郡退伍来此养老的八十五位老兵。
而八十五位老兵里也是最有可能混入“绣衣使者”
的。
当然,我也不会放过别的新进老兵营的人,比如在代郡入伍、元狩西年参加完漠北之战后编制转到老兵营的骑兵、甚至连跟我一起押运军资来老兵营的二十多个代郡的“陷阵营”
材官我都要重新排查嫌疑,这也是我请客吃饭要解决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除了当面聊天判断,我还假借林圭的身份发“暗语”
寻找“道友”
。
同时,我让李己和李庚严密监控任何营地向外进行通讯、沟通的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