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身后,许多老兵纷纷来到灵柩前,争相诉说着自己与大爷相处的经历,哭喊声一片。
这群老兵后面还跟着许多自发卫大爷送行的普通群众,黑压压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一向善于点数人数的李己低声对义父道:“至少有五千多人!”
在这样的气氛烘托下,我的双眼忍不住也
iconicon-uniE0D3"
>
iconicon-uniE0D2"
>模糊。
这一天来送大爷的人都在城外,后来我才知道是二大爷特意安排的,他不想在长安城内太招摇惹出什么事端。
但是其实发自内心想为大爷送别的人真的很多,从太学学生到退伍老兵;从普通农夫到贩夫走卒,很多人都知道,大汉在元朔年之前的安定,离不开大爷几十年如一日“巡守七边”
的默默付出。
这时候,我真的理解了司马迁所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自发给大爷送别的群众排了数里地,我们也随着一路多护送了大爷的灵柩数里地。
在人群稀疏渐渐归于平静,义父准备喊我们折返时,路边出现了灌强一行的身影。
灌强身后是其他一些与大爷平素交好的勋贵之后——都是早己退出朝局的富贵闲人。
在灌强等人身后不远处,大爷一些军界同僚的后代也在等着给大爷送行,走在头里的是程不识的嫡子程龙、嫡孙程千方、程万圆和程不识的侄子、我的老领导程丕。
程家人身后的是王恢的儿子王巽,他也是李陵的岳父;接着是卫青、霍去病派来的人,代表卫青来的人是他弟弟卫广和数位随从,代表霍去病来的则是“邢山将军”
和几位跟班;在卫、霍代表后面就是李息、路伯德、苏建这些青壮辈的同僚派遣的治丧代表。
高情商的上官桀是自己来的,他走向李敢说了一堆漂亮话,说的李敢感动得频频点头。
公孙贺、公孙敖兄弟也派了人来给大爷送行,还送了些礼物。
义父正想上去礼貌的表示感谢,李敢却丢下上官桀,抢先上去对公孙贺、公孙敖兄弟派来的人怒目而视,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家那俩老家伙和姓卫的野种勾结干了什么龌鹺勾当!”
说着还抬脚将公孙敖送的一坛酒踢翻了。
公孙贺、公孙敖都是朔方军的最高级别统帅,公孙贺是皇帝刘彻的连襟、公孙敖是卫青的铁杆兄弟。
公孙家的家奴在军界也都是大多数人让着、哄着的角色,见李敢如此无礼顿时也来了火气,骂骂咧咧起来。
李敢拔出佩刀就要教训公孙家的家奴,义父见状忙喊李己和李庚拉住李敢,我也赶忙拦在了李敢面前,劝他以大爷出殡的大局为重。
一旁的上官桀则跑到公孙家家奴面前打圆场,其余军界大佬的代表闻讯后也纷纷前来做“和事佬”
,事情这才算是渐渐平息。
一路跟着我们送大爷出殡的司马迁在事态平息后走到李敢面前,低声道:“你跟这些狗腿子的狗腿子动什么怒?他们配吗?”
李敢似有所悟,冲着司马迁点点头。
当送行的人散尽,大爷的棺椁也在李己、李庚和数位家丁护送下通过了灞桥。
一旁的霸陵里静静躺着曾经非常重用大爷的文皇帝,霸陵亭前那个嚣张的霸陵尉也早己不在世间。
现在,他们和大爷在地下还会再相聚继续他们生前的纠葛吗?
一阵秋风扫落灞桥边一大片焜黄的柳叶,那些柳叶随风轻拂,缓缓落入湍急的渭水,不一会儿便再也寻不见影踪。
首到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恩人、万人敬仰的飞将军李广真的己经离开了我们。
封侯意气悲白发,世上再无飞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