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在我们跟随霍去病“封狼居胥”
的同时,出定襄的五万汉军骑兵也在各司其职,完成既定战略部署。
后来我知道:出征之前原本刘彻的意向是让霍去病对付“伊稚邪”
,让卫青对付左贤王以避开赵信的风头。
但是造化弄人,左贤王和“伊稚邪”
到漠北之后并没有像汉军情报中说的那样交换防区,所以这一回命中注定还是卫青要与“伊稚邪”
和赵信一决高下。
平心而论,卫青这一路的战力配置比霍去病略差,主战部队配备战马七万匹,有相当一部分战马之前经历多次反季节催肥,虽然经过“扶风马氏”
的调养,但是状态肯定不如霍去病那边的战马。
另外,这一路的补给共六万人、十二万匹马,表面上与霍去病那一路差不多,但是霍去病的后勤是久战老将李息把持,里面还有两万李家久战材官卒。
而卫青的后勤则由勋贵三代曹襄(皇帝刘彻大姐、卫家原来的主人平阳公主的儿子,也是皇帝的外甥)统管,实际上由陇西、北地、上郡等地的都尉和长史操作,补给队伍也以戍卒和应征徭役的民夫为主,如果发生被匈奴劫掠的情况很难组织有效反击。
不过卫青的治军还是很严谨的,在战马不好意思和外甥争的情况下他向皇帝刘彻要了很多精铁战车,中军由五千辆战车和一万匹战马、一万名士兵组成一万彪悍车骑,另有李沮的五千强弩骑兵和又一次以校尉身份参战的公孙敖率领的五千轻骑兵。
卫青也给曹襄配备了装备精良的“武刚车阵”
,并安排公孙贺在旁护卫,算是尽最大努力弥补了短板。
刚出定襄两百里,卫青的中军就抓到了匈奴斥候,并从斥候嘴里问出了“伊稚邪”
单于主力在蒲奴水流域集结、王庭和右贤王部的物资集中存放在赵信城的信息。
于是卫青命各军按既定行军路线与中军分开行动。
三日后,汉军分兵完成,前将军李广率一万轻骑向西北往安侯河·龙城穿插、左将军赵食其率一万轻骑往西向匈奴河穿插、公孙敖领五千中军轻骑向北往余吾水推进。
卫青中军则向西偏北往蒲奴水中速行军,其后是公孙贺的右军一万轻车骑混合部队及曹襄的后军辎重部队。
在行动前,卫青再三关照各军注意配备“铁马掌”
及让战马服用“龙驹烈血丹”
的时机,并让各部统帅、特别是不配备“指南车”
的轻骑兵统帅确认“司南配”
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张骞的地图是否保存完好。
行军开始大约西天,卫青大军刚刚进入大漠边缘,他就和公孙敖部撞了个满怀。
懒得学习如何使用“司南配”
的公孙敖又一次迷路了,在遭遇一阵沙尘暴之后他弄反了“司南配”
的南北极,行到大漠一半便带着部队折返回来了。
不过公孙敖运气不错,他遇到了铁哥们卫青,卫青只好捏着鼻子替他“擦屁股”
,派精锐斥候联络霍去病:击败左贤王后尽量将左贤王向北赶,公孙敖改变了行军路线——因为“伊稚邪”
主力部队人数众多且赵信城城防坚固,卫青推说担心公孙敖带走中军的轻骑兵后中军没有足够的机动力应对。
大漠春天的沙尘暴是家常便饭,而元狩西年的沙尘暴格外频繁、格外的大。
当卫青的中军经过七天中速行军眼看来到大漠边缘的时候,“伊稚邪”
大军早己渡过蒲奴水,在沙尘暴的掩护下向卫青大军袭来。
在距离卫青大军五十里时,卫青从陡然增大的沙尘暴觉出危险,命部队立即配备“铁马掌”
,并将“龙驹烈血丹”
准备好。
同时,卫青让五千辆精铁战车来到了队伍最前端,首尾相连组成两百七十度的扇形等待“伊稚邪”
大军的降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