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第二个被刘彻询问的是路伯德。
他表示:以他的判断,左贤王的主力早就埋伏在了那里,原因是几乎同一时间有匈奴军出现在平刚附近“打援”
。
如果不是事先安排好,匈奴军不可能那么快出现在平刚附近。
其实我知道:平刚附近最多只有少量匈奴斥候,但是如果路伯德不这么说,他点燃长城烽火台并调动一千骑兵和李家军五千材官卒去救援就变成了谎报军情和没有军令擅自调动军队。
所以既然和李家讲了义气,他这次就必须讲到底。
当然,二大爷很可能提前找机会和他沟通过,叫他必须这么表态。
在赵食其、路伯德被询问之后,刘彻找来多位跟着於单降汉的匈奴向导,让他们单就河西地图和大鲜卑山、乌桓山以东区域地图的精准程度发表意见。
跟着於单降汉的部下都是张骞的老相识,当然不会拆张骞的台,但是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东路军行军线路确实不合理,所以不管地图准不准,主帅张骞都有责任。
何况精明如刘彻,应该早就找不同背景的向导调查过地图的问题,大鲜卑山、乌桓山以东区域地图存在瑕疵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刘彻宣召监军御史中丞王舒温及隶属监军御史中丞府的张骞和李广军中的全部随军监军和记吏。
刘彻肯定不是第一次看这些监军和计吏的报告,但是他还是要当着群臣的面,让他们再全面的复述一遍。
虽然大爷平日里脾气耿首,但李家军从李信老祖开始就立了一个规矩:对朝廷派的监军和计吏一定做到好、更好、最好。
在被左贤王围困时,“圜阵”
最中心部位由大爷亲自保护的就是隶属监军御史中丞府的监军和计吏,在最危急的时候我亲耳听见大爷对他们说:如果我和李敢突围失败,大爷第二波就会不计代价护送他们突围;如果我和李敢没能及时叫来张骞救援,大爷和李椒阵亡后让他们投降保命。
虽然这些监军和计吏隶属朝廷职能部门被随机分配到李家军,但是单凭大爷这份义气他们也不好意思对大爷落井下石。
于是监军和计吏们在汇报中浓墨重彩的表达了大爷、李椒和李敢的英勇以及李家军悍不畏死的精神,对大爷偏离行军路线和赌气中断斥候联络的事情只字不提。
相反,当被问及大爷为何偏离之前行军路线去找水源时,级别最高的监军的回答是:因为在大鲜卑山附近有匈奴斥候逃走,而张骞的军令明令禁止翻越大鲜卑山追逐,大爷怕不换路线会遭遇左贤王主力追击才更换了路线。
没有派斥候通知张骞也被说成了“派出斥候,疑似被匈奴斥候所杀”
——反正包围圈里死了那么多人都没收尸,随便拎出来几个斥候说是去跟张骞联系未果一点也不难,行军记录上交前劫后余生的监军让计吏帮他们写好就成了。
经过二大爷这一系列看似公平公正的“骚操作”
,大爷李广被认定无罪。
为了不让张骞寒心,刘彻也没有揪着地图的瑕疵说事,只是认定张骞作为主帅规划的行军线路规划不当、救援李家军不及时,最后以“贻误战机”
的罪名褫夺了张骞的爵位,并处”
议罪银“处罚后贬为庶人。
因为最终没有认定张骞的地图有问题,把矛盾中心引到地图上的“助攻王”
公孙敖没能成功脱罪,刚弄回来两年的爵位又一次被褫夺。
我想:张骞看着曾经那么巴结自己的李广和李蔡居然这时候会干这么一出肯定是又惊又气,不是他有点涵养,估计要当场飙脏话!
最终在二大爷的操持下,大爷的黑锅成功的甩给了张骞,公孙敖助攻很棒,但是在劫难逃。
可怜历经十三年的艰难困苦和五年朝堂经营后,“博望侯”
张骞最终被大爷成功甩锅,孑然一身暂时离开了权力中心。
出人意料的是:在大爷没有被“议罪”
之余,李敢还因为被监军提名作战英勇、突围有功,破格晋升将军军职!
几年后我才知道:二大爷在得到“篆体密文”
的第一时间就和皇帝刘彻做了一笔台面下的交易,而这笔交易才是真正让大爷免罪、李敢晋升、张骞背锅的决定因素。
二大爷在第一封邸报送达京城的几乎同一时间、在假装不知道东路军战事情况的时候将让义父复刻汪纯青的《“铁马掌”
打造图鉴》敬献给了皇帝刘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