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卫青表态之后奏议暂时陷入僵持,大殿内安静了下来。
韩国安再次看向田蚡,见这次田蚡没有反对,便出列谈了他的观点。
韩国安认为:
首先,匈奴骑兵机动性强、善于进攻,汉军主动寻求决战不但很难占到便宜,反而可能吃大亏;
其次,匈奴虽人口规模无法与大汉相比,但幅员辽阔,弓马骑射更是其与生俱来的技能,汉军如果贸然撕破脸开战,不但可能战损比不理想,而且边关可能遭到更大规模的报复性打击;
再次,匈奴虽然在得到大汉的好处后仍不时入侵劫掠,但总体规模很小,不影响大汉的整体安定繁荣,加强防守就可以将相关损失降低到最小;
最后,如果汉匈开战,“毕其功于一役”
根本不现实,战争必定走向长期,演变成持久战,那时“文景之治”
的治理成果将付诸东流,朝廷的正常运作将受到挑战,天下百姓的生活也将陷入困苦。
当时的我只当韩国安这西条意见只是懦弱者为懦弱找的借口,到具备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后,我才理解韩国安所说的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后来天下的走势的确如韩国安所言,只是天佑华胥,最后大汉在长期的消耗战后拖垮了匈奴,但其中付出的代价也确实是惨重的。
为了显示对田蚡系人物的亲近,刘彻曾在人前说韩国安是“国士之才”
。
的确,比起纯粹的武将,韩国安的政务能力也是很突出的,他对大汉朝作出的贡献除了参与平定“七王之乱”
,更重要的是说服梁王刘武没有武力对抗中央,田蚡也正是以此为借口推荐他、让皇帝刘彻重用他。
但是后来我知道,刘彻内心对韩国安是不认可的——无论从不久后刘彻的“酒后真言”
还是在田蚡死后对韩国安的处置都能看出来。
韩国安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的刘彻根本不认同他的道理。
韩国安最后的表态当然是被众武将再次猛烈抨击,王恢带头作了回怼:他认为韩国安说的前两条都是战术层面的问题,汉军完全可以通过缜密的计划部署弥补这些因素带来的劣势;韩国安说的第三条更是没道理,他觉得韩国安根本没有同理心,因为匈奴劫掠的不是他家的财产、奸淫的不是他家的妻女,他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认为韩国安也是武人出身,真应该好好去边军服役几年再说匈奴劫掠对大汉的百姓影响大不大的话;最后,王恢觉得匈奴就是强盗根性很重的民族,虽然彻底消灭他们“毕其功于一役”
确实难以实现,但是如果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让他们从此不敢造次以汉军今时今日的强大未必不能做到。
而匈奴安份了只会让天下更加安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文景之治”
开创的繁荣稳定局面。
大殿内再次陷入寂静。
隔了一阵,皇帝刘彻终于开口向田蚡征求意见。
田蚡出列,不紧不慢作了表态:第一,如果要教训匈奴由谁来挂帅?第二,在何时何地?方案和具体的执行计划是什么?第三,王恢说的有道理,韩国安应该去边军参与带兵,以深切感受边民疾苦。
在得到田蚡并不首接反对的表态后,王恢表态:“丞相,此次对匈奴的作战计划老臣己经有全套的执行方案,这次由老臣挂帅当仁不让!”
田蚡微微一笑,道:“不妥,‘大行令’是最高级别外交官员,如果挂帅兴无名之师万一战果不理想大汉将陷入完全被动。”
他转向皇帝刘彻道,“微臣觉得如果‘大行令’计划缜密,这次军事行动由他主导策划是没问题的,但是执行的最高统帅还得是北境边防军的现役将领。
那样的话,即使战果不尽人意,我们也可以跟匈奴解释为:你们先越境,我们的边防部队擦枪走火,不至于将汉匈关系彻底推向不可调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