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至于农夫,”
林奇话锋一转,“耕种、收割仍需人力精耕细作,但粮食收割后的脱粒、转运,可借蒸汽机提速。
粮食物流加快,各地粮价将更趋平稳,百姓买粮更易,生活更富。
此乃‘省力而不抢活,增益而不夺业’,何来流民之祸?”
最后,他目光落回王学士身上:“若因惧怕变革而生的隐患,便固步自封,放弃这能让大明变强的契机,我大明与井底之蛙,又有何异?朝廷要做的,不是扼杀新技术,而是引导其善用,让蒸汽之力惠及万民。”
朱标听得连连点头,抬手打断了还想争辩的官员:“林阁老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
技术无善恶,在乎用之者。
传旨:科学院加紧改进蒸汽机,优先用于官办矿场、造船厂及织坊;户部、工部即刻会商,制定蒸汽机推广章程,务必让其助力民生,而非扰民。”
远洋蓝图
朝堂的争论尚未完全平息,新政统筹司内,另一项更宏大的计划,己被提上日程。
司署大厅内,一幅巨大的海图悬挂在墙上,羊皮纸制成的图面上,用墨线勾勒出大明沿海疆域,再往外,是标注着“东洋”
“南洋”
“西洋”
的模糊海域,只有少数几个岛屿和港口,是郑和下西洋时留下的标记。
林奇手持一根木杆,指着海图上空白的区域,对朱标道:“陛下,蒸汽机用于船舰,还需时日改进,但我大明开拓海疆,己刻不容缓。
臣请旨,筹建一支全新的远洋舰队,规模当远超郑和公公当年的船队。”
朱标看着海图,眼中满是向往:“先生欲造多少舰船?”
“第一期,建造‘启明’级宝船二十艘。”
林奇的木杆落在海图上的“龙江船厂”
标记处,“此等宝船,长逾百米,宽三十米,可载千人,储粮三月;另配护航战船三十艘、补给船二十艘,总计不少于七十艘。
这支舰队,不仅为宣示大明威德、开展海外贸易,更需搭载科学院士,沿途勘探航道、记录海况、绘制精准海图,在西洋诸国建立常设商站,让大明的影响力,真正延伸至远洋。”
“七十艘!”
朱标虽有心理准备,仍忍不住惊叹。
他走到海图前,指尖抚过“西洋”
二字:“郑和当年,最大规模也不过三十余艘船。
先生此举,气魄更胜前人。”
“非如此,不足以震慑海盗,开拓新局。”
林奇道,“此外,水师将士的战法,也需革新。
以往接舷跳帮、短兵相接的旧法,面对远洋作战己显落后。
新式舰队,当以火炮远程轰击为主,需配备大口径铜炮,实现‘舰在千米外,炮轰敌船沉’。
臣建议,设立水师学堂,选址天津卫,专授航海、炮术、天文测量之学,培养新一代水师将领。”
“准奏!”
朱标毫不犹豫地拍板,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所需银两、物料、工匠,由新政统筹司统一调度,各郡县、各衙门不得推诿拖延。
朕要看到,一支能纵横西海、无人能敌的大明王师!”
诏令下达的那一刻,整个大明的沿海州府,瞬间沸腾起来。
龙江船厂、福州船厂、广州船厂——这三大郑和下西洋时留下的造船基地,率先行动。
官府征调了周边数万名匠役,优质的楠木、松木从湖广、西川的深山运出,铁料从遵化铁厂源源不断送来,桐油、帆布、绳索等物料,堆满了船厂的仓库。
以往需要三年才能建成一艘的宝船,如今在多个船台同时开工,工匠们轮班劳作,日夜不休。
天津卫的水师学堂,也很快选定了地址——就在海边的一处旧卫所遗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