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免费视频大家都看一看,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启明元年,正月十六。
年节的喧嚣尚未完全散尽,皇城根下的寒风仍带着凛冽的凉意,刮得宫墙下的悬铃微微作响。
位于皇城东侧的新政统筹司衙署内,却己是气氛凝重——新任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林奇,在此召开了新朝建立后的第一次部院联席会议。
这座衙署原是前朝闲置的詹事府旧址,经半月修葺,朱漆大门上新悬的“新政统筹司”
匾额在晨光中熠熠生辉,透着一股革故鼎新的锐气。
大堂内,紫檀木公案依次排开,与会者皆是朝廷重臣:六部尚书、侍郎位列两侧,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司使端坐其间,连刚从地方奉诏入京的应天巡抚、宣府总督也位列末席。
众人按品阶高低落坐,目光却不约而同地投向主位上的林奇。
这位年仅三十余岁的帝师,虽未入内阁,却身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两大要职,更掌新政统筹司,总揽全国新政事宜。
如今在朝堂之上,其权柄己隐隐凌驾于三位阁臣之上,被京中官员私下称为“隐形首辅”
。
面对这样一位“新贵”
,老臣们多有审视,新派官员则满怀期待,堂内的沉默里藏着各异的心思。
“诸位同僚,今日召集各部院主官议事,无半句虚言。”
林奇抬手压了压,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打破了大堂的寂静,“自今日起,凡涉及新政的农桑、工坊、军备、通商等事宜,皆由本司居中协调,统管调度。
新朝当有新气象,而新气象的根基,在于吏治。
因此,本司今日提出推行《考成法》,以整饬官风,明晰权责。”
话音刚落,两名身着青衫的属官便捧着一摞摞誊抄工整的文书,依次分发给众人。
宣纸之上,“考成法”
三个大字笔力遒劲,下方细则条理分明。
“《考成法》要旨有三,诸位可细阅文书,听我逐一说明。”
林奇的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其一,各部院、各省府,须在每年正月十五前,将本年度应办事务一一列明,明确具体章程、完成时限及核验标准,不得含糊其辞。
其二,所有应办事项须造册备案,一式三份,分别存于本部院、通政司及本司,三方互证,杜绝推诿。
其三,本司将按月查核进度,按季稽考成效,岁末汇总总评。
考核结果优异者,优先叙功升迁;考核不合格者,依规究责。”
“嘶——”
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低低的议论声如蚊蚋般传开。
按月查核、按季稽考?这比前朝“三年大计”
的考核频率快了十倍不止,几乎是把官员的一举一动都置于监督之下,众人脸上的从容渐渐褪去。
“林阁老,恕下官首言。”
坐在右侧第二席的礼部侍郎周显率先起身,这位须发花白的老臣己在礼部任职二十余年,向来以循规蹈矩著称,“部务繁杂,常有突发之事,岂能事事预设期限?若遇边衅告警、水旱灾害等非常之变,原定章程必然搁置,届时考核如何算?”
“周侍郎所虑,本司早有考量。”
林奇看向他,目光平静却条理清晰,“非常之情,可由该部院专折奏报陛下,说明缘由,由本司会同相关部门另行议处,不纳入常规考核。
但常例公务,如礼部的春秋祭祀、科举考官遴选、藩属国使臣接待等,皆有百年旧例可循,订立明确规条,正是为了遇事不乱,提高效率,而非掣肘各部行事。”
周显闻言,张了张嘴,终是拱手落座,再无异议。
紧接着,户部尚书李淳放下文书,眉头微蹙:“林阁老,考核的核心在于标准。
若稽考标准界定不清,全凭主观判断,恐失公允,反而会滋生攀附、构陷之风,徒生纷扰。”
“李尚书所言极是,因此标准务求实在,以量化为要。”
林奇早有准备,语气笃定,“以户部为例,各州府税粮完纳比率、国库账目清厘进度、灾赈银米拨付时效、漕运损耗控制数额,这些均可量化为具体数字,作为稽核依据。
若遇教化推行、民风整顿等难以量化之事,则由本司会同都察院、相关部院共同议定考核细则,确保有据可依,无偏袒之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