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北方军情的急报如同一声警钟,让金陵城的气氛重新绷紧。
朝堂上的焦点暂时从江南田亩之争,转向了遥远的边塞。
朱元璋的反应迅速而果断。
他批准了向大同、宣府等前沿重镇增调粮秣军械,但却驳回了燕王朱棣“相机行事”
的请求,严令北疆各军严守防区,无朝廷明旨不得越境出击。
“告诉老西,也给其他几位王爷传旨。”
朱元璋对兵部尚书吩咐,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他们的职责是守好自家的门。
仗怎么打,什么时候打,朝廷自有主张。
谁要是擅自行动,惹出乱子,别怪咱不讲情面。”
这道旨意,既安抚了边将,也明确敲打了藩王,将军事行动的主动权牢牢抓在中央。
退朝后,朱标召见林奇和兵部、五军都督府官员,详细研判北疆局势。
“鞑靼人这么快就能仿制火器,甚至改进军械,确实蹊跷。”
一位都督佥事指着军报上的描述,“其背后若无精通此道之人指点,绝无可能。”
另一人接口:“黑水河战后,流落塞外的工匠定然有之。
但能将其组织起来,形成战力,绝非寻常部落首领所能为。
臣怀疑……是否有汉奸为之效力?”
林奇沉默地听着。
他想起之前研究院技术泄露的线索,那些最终指向江南的线索。
北元的技术来源,与朝中反对新政的势力,会不会有某种隐秘的联系?用外部压力来迫使内部改革放缓?这个念头让他心底发寒。
“无论缘由为何,北疆防务必须加强。”
朱标最终定调,“神机营重整需加速。
研究院能否尽快补充一批火器,尤其是适合边塞防守的型号?”
林奇沉吟片刻:“殿下,研究院产能有限,优先保障了神机营重整。
若要额外供给边军,需扩大工匠规模,增设炉窑。
这需要钱粮,也需要时间。”
“钱粮之事,孤来想办法。”
朱标下定决心,“时间,还请先生尽力争取。”
北方的压力,转化为对研究院和朝廷财政的切实需求。
而这,反过来又加强了朱标和林奇推进清丈、扩大财源的决心。
南方,清丈工作并未因北疆军情而停顿,反而在朱标的支持下加快了步伐。
由陈实等第一批学员带领的新工作组,进入了应天府另外三县。
然而,阻力并未消失,而是变得更加巧妙和隐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