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水路虽比陆路快上许多,可也到四月底才赶至汴京城。
从三里外便能望见粉墙朱门,看着这恢宏的城门宝珠难免感叹,穿来这么久,可算能见识见识这汴京城是何等繁荣了。
船只须往西水门入城,船夫们已经开始拉桅杆,精壮干瘦的胳膊拽着绳将桅杆慢慢放下,水手似算好了时辰,至西水门前,桅杆已经完全放下。
这一趟是客船,并非货船商船,瓮城内守城的兵士略查了一遍也就放行了。
四月里汴河两岸杨柳成荫,河边人声嘈杂,河里船只往来频繁,这时节已经有些暑气了,头顶太阳热辣,汗水黏着衣衫粘在身上,总叫人心里生出一股恼人的燥意。
山长水远,这一路再注意难免也有些狼狈,宝珠先寻了客栈,一家人将东西放下,洗漱干净这才雇了车去寻姑母。
甄阿婆路上染了风寒,老人家一路本就劳累,这会子一沾床就睡着了。
宝瑢跟大郎留在客栈照应,顺道看顾行李。
宝珠跟爹娘一道去姑母家,阿忠跟在后头,手里提着从姑苏带来的料子布匹。
姑父做了十几年官,如今正是光禄寺监事,听说汴京城一脚踩下去七八个这样的小官,且这官儿也没甚实权,所以宝珠一家子并不打算麻烦姑父姑母。
莫看姑父一家已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可这房屋还是当初甄家贴钱买的宅子,本朝官员年俸虽高,可这京城内开销更大,姑父一年俸禄不过七十余贯,有些油水补贴拢共加一起勉强才够一家人活的像样些罢了。
京里多的是如他一般的小官,一家老小还挤在一起赁房住呢。
如今汴京人口越来越多,原先城池整个朝外扩大了一圈,故又分内城与外城,姑父家因宅院置办的早些,故而买下了内城大街过去锦绣巷内一处小宅,如今这一处小宅,少说得花费三千贯都不一定能寻着。
这宅院甚至没有甄家在姑苏的那处宅子大,门一扣响,开门的是从前在姑苏跟来的华老伯。
华老伯原先也是甄家的人,姑母当年嫁给董姑父以后,他便跟去董家帮忙,说来已有十几年未见,华老伯须发都白了,姑父一家待他宽厚,如今便留在董姑父家养老,只做些轻省的活计。
华老伯见是甄家一行,只激动的眼里迸出了泪花,他没子女,甄父是他看着长大娶妻后又生子的,甄家几个子女也年年写信问他老人家好。
华老伯声音发抖,对迎出来的甄姑母道,
“是舅老爷一家来了!”
兄妹二个也是多年未见,姑母甄氏乍一见到甄父,只觉得兄长老了许多,两眼不由得泛起泪来,“大哥都生白头发了。”
甄士德也红了眼,鬓角风霜,额上浅痕,岁月不饶人。
“快些快些进家里来,收到信后厢房都收拾好了,算着你们这些日子要到,日日都叫底下人去码头候着,却不知从哪儿下船,只盼着你们过来呢。”
甄姑母呜咽着拉住徐氏的手,都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兄长嫂嫂比她长几岁,自小待她好的不能再好,自阿爹过世,兄嫂更是忧心她,这些年也紧着她贴补。
“这是宝珠?我走时她还在你肚里呢!
如今长这么标志了?”
身上流淌的血脉相同,即便未曾见过,骨子里的亲近却是难免的,甄姑母满眼喜爱的将宝珠上上下下瞧了一遍,宝珠也大大方方同姑母见礼。
“阿娘呢?”
甄姑母见后头只跟着个阿忠,便急急问道甄阿婆怎的没过来。
“在船上吃了风,染了风寒,在客栈歇着呢。”
甄父摇头。
甄姑母立即要出门去,“哪家客栈?怎的不直接过来,家中屋子多的是,几十年不曾侍奉老娘,怎的来了连女儿家门都不进。”
甄士德赶紧拉住她,“娘她才看了大夫歇下,不好再叫她来回折腾的。”
董宅正堂两侧偏房连接东西厢房,院子倒是不大,不过房屋众多,东西厢房加上耳房有十来间,甄姑母皱眉,“家中屋子都收拾好了,住的是哪家客栈,叫华伯去退了,将阿娘宝瑢还有大郎都接过来。”
甄父便不再推脱,报了客栈名字,华伯立即便赶了车去接。
董家人不多,便也没使太多人,除了灶间的厨子,还赁有两个婆子一个丫头,两个婆子正是被叫去码头候甄家这一家子去了,丫头名唤枣儿,甄姑母给了银钱叫她雇轿去学里将二郎和恒哥儿喊回来,又叫顺道再去将老爷喊家来,问起就说是舅老爷来了,叫赶紧告假回家。
枣儿得了吩咐没敢耽搁,出门就赁了轿赶去学里喊人家来,喊完两个哥儿又绕去官里喊自家老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