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第67章 余波、军士武艺等级
马公公和锦衣卫千户杨大为在五寨堡内住了下来,黄来福专门为他们建了院子。
他们现在的状态比较奇怪,监军不算监军,也不算是五寨堡的官员,不过他们要住在五寨堡内,也没人说什么。
当然,只有黄来福知道马公公等人来五寨堡做什么,在他和马公公的商议中,从明年起,五寨堡每年收获的四成,要交于万历帝。
不过黄来福却是无所谓,他知道,不论是在后世还是现在的大明,任何一个民营企业或是官营企业,大部分的收入都不可能归自己,对于现在的五寨堡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官营企业。
黄来福本来就有打算,将收获的一大部分用来做公关,现在给了皇帝,总比给一些官员要好。
有了皇帝的支持,自己就可以无往而不利,放心大胆地做事了。
没想到自己竟会和皇帝合伙赚钱,黄来福不由感到一阵不可思议,如在梦中般。
对于黄来福的一系列升职奖励的消息,在通过大明发达的邸报系统快速地向各地传播后,各处闻听,都是对黄来福非常的羡慕嫉妒,一个十八岁的守备,在大明还真是少见啊,更不要说黄家中还有一个十七岁的诰命夫人了,这更是难得的荣耀。
到了十月底,五寨堡和黄来福的事情,更是传播得更远,而关于皇帝对黄来福的好感恩宠,也传入了各人的耳中,一时间,各地反应不一。
不论各人怎么议论,大家都注意到了黄来福这个大明新秀。
各人都根据自己的立场,采取对黄来福的态度。
岢岚兵备道的高其大人,在闻听五寨堡的大丰收后,本来要有异动的。
不过在看到了邸报后,他地动作也停止了下来。
不过各方对五寨堡大丰收的争功,却并没有结束。
五寨堡屯田成功,他的直统上级也是有功劳的,关于五寨堡的功劳,是属于兵部还是属于户部,兵部尚书石星和户部尚书王遴展开了长时间的拉扯战。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
首先,镇西卫指挥使刘景春及山西都司府的都指挥使刘甫玉大人,受到了兵部地表彰,二人的考勤政绩都属于优,而山西镇户部管粮主事的张文保大人,也受到了户部的嘉奖。
兵部尚书石星和户部尚书王遴,也同时受到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表扬,也算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而当山西镇户部管粮主事的张文保大人。
在将五寨堡的水车图纸工匠等送入京城后,万历帝也是非常重视,责令工部尚书曾同亨推广天下。
不过说实在,在得到五寨堡水车实物及图纸后,工部尚书曾同亨地热情很高。
但要推广五寨堡的各种大水车,却是颇有难度,主要是五寨堡的各种大水车,相对小民来说。
花费都比较大,很多普通的农户都承受不起,或许只有一些大户,才有能力使用上五寨堡的各种大水车。
不过有推广总比没推广好,眼下是大明北方冬小麦地关键时候,如令五寨堡大丰收的水车等物推广后,至少在一些地下水丰富的地方,使用水车后。
可以恢复到以前好年景的几成,虽比不上以前大明风调雨顺时好年景地收成,但至少可以减缓各地的旱情,多一成的收获,也可以多活民无数。
不过,就算五寨堡各种水车等物大明各地推广后,但要论到各地和五寨堡一样的粮食产出,却是远远不能。
主要是五寨堡是使用大农场的生产方式。
高投入,高收获。
而依大明此时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及精耕细作的农作方式。
还有内地州县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五寨堡地经验,很难在大明各地复制。
加上以后长达数十年的灾荒,再加上商业畸形的兴盛,土地兼并的越发严重,贫富悬殊的日渐扩大,这样一来,大明北方严重粮食不足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特别是非常危险的流民问题,更是找不到解决地方法。
大明中期时,就有数百万流民涌入荆襄一带,并发生了多次百万人地流民暴乱,到了成化二十二年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北直隶的饥民南流,更是日有万口,到了万历时,更是危险。
眼下,靠近五寨堡地一些州县,流民们也找到了一个新的逃荒地点,那就是五寨堡。
进入秋收以来,各地前来五寨堡逃荒的人流源源不断。
五寨堡四周算是人少地少,大量土地的开垦,大量的的工厂建设,都需要大批的人口。
所以此时,黄来福对于流民们来五寨堡还是欢迎的。
特别是在黄来福的计划中,以后他将大力开发晋北等地,开发河套地区,更是需要大批的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