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良久,明川提笔写道:“那就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为新的起点。”
当天夜里,医蛊堂启动“烛光课表”
行动。
不再等待学生主动书写,而是将课程送进那些已被监控标记的“高危区域”
:城中村学校、偏远乡村教学点、甚至监狱附设识字班。
每节课以一首童谣开场,以一段匿名录音收尾。
授课者不露脸,不用真名,只戴面具或背对镜头,内容却愈发锋利:
>“你说谎会被惩罚,可为什么大人撒谎,却升了官?”
>“如果正义需要闭嘴才能活下来,那它还算正义吗?”
>“当你发现全家都在转发假消息,你是跟着哄,还是敢问一句‘这真的吗’?”
这些课程被压缩成三分钟音频,嵌入儿童故事机、公交报站系统、老年广场舞音响设备中。
有人举报,警方追查数月,却发现传播链如同地下根系,斩不断,烧不尽。
春雷初响那天,南方某县城爆出一则新闻:一名小学五年级女生在作文比赛中获奖,题目是《我家的秘密》。
文中坦承父亲曾参与强拆致人死亡,事后获得赔偿并被要求保密。
文章结尾写道:“老师说,勇敢不是不怕,是明明害怕还愿意说出来。
所以我写了这篇,希望叔叔的女儿能看到。”
比赛主办方紧急撤奖,封锁信息。
但作文已被家长拍下上传至社交平台,短短半天转发超百万。
更令人震惊的是,评论区涌现出上千条类似告白:
>“我舅舅是交警,他说酒驾顶包一次能赚八千。”
>“我妈在医院做护工,见过医生把病人送错手术室,第二天就没人再提。”
>“我爸是记者,他电脑里有个文件夹叫‘删稿库’,我不敢打开。”
心理学家称之为“破窗效应的逆向演化”
:当第一个真实的声音出现,后续的沉默者便不再觉得自己是异类。
与此同时,官方反应愈加矛盾。
教育部悄然重启“倾听与表达”
试点项目,新增十二个城市,教材中虽删去敏感案例,却保留了那首童谣:“风来了,树叶响,是风吹叶,还是叶想唱?”
而公安部内部通报则明确指出:“‘你说,我就在’组织已具备意识形态渗透能力,建议升级心理干预手段。”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正在升温。
清明前夕,医蛊堂收到一份奇特包裹??来自西北某精神病院。
寄件人是一名护士,附信写道:“你们的声音灯,治好了三个‘失语症’病人。
他们不是不能说,而是不敢说。
其中一个,是我们院长。”
随包裹而来的,是三段录音。
第一段是一位老农的自述:他在二十年前目睹征地办主任纵火烧毁村民抗议横幅,当场拍摄录像,却被威胁“若敢曝光,孙子就别想上大学”
。
他将录像藏于粮仓夹墙,直到去年孙女高考落榜,才崩溃说出真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