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十比零,“火种计划”
通过。
第一轮筛选启动。
系统调取全国范围内符合“三代无高等教育背景、父母务工、居住流动性强、曾因经济原因辍学或濒临辍学”
的初中生档案,初步匹配出三千二百六十七人。
再结合心理韧性评分、学习意愿指数、社区反馈等维度,压缩至一百二十人候选名单。
最终,十人入选。
名单公布那天,江辰亲自拨通第一个电话。
“喂?你是……江老师?”
电话那头是个女孩,声音怯生生的,带着西北口音。
“是我。
我是江辰,‘破壁计划’的负责人。”
他说,“恭喜你,李晓梅,你被选入‘火种计划’第一批成员。”
那边长久地静默,接着传来抽鼻子的声音。
“真的吗?我没做梦吧……我们校长说,这种好事轮不到山里的孩子。”
“所以这次,我们特意绕开学校推荐机制,直接从数据系统里找你们。”
江辰笑了笑,“你上周提交的作文《我想当一名医生》,写得很好。
你说你要治妈妈的风湿病,还要回村里开诊所,让老人不用走三十里山路去看病。
这些,我们都记着。”
女孩哭了。
断断续续地说不出话,最后只憋出一句:“我会努力的,我不敢让你们失望。”
挂掉电话,江辰靠在椅背上,久久未动。
窗外,夕阳正缓缓沉入海平面,金色余晖洒在教学舱外的浮标上,像一条通往远方的光路。
三个月后,春寒料峭。
“火种计划”
首个线下集训营在深圳开营。
十名少年从云南、甘肃、贵州、江西、河南等地汇聚而来,最小的十二岁,最大的十四岁。
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背着鼓鼓囊囊的布包,眼神里混杂着兴奋与不安。
开营仪式上,林晚晴站在讲台前,身后大屏播放着一段视频:画面里是张小雨康复后第一次画画的作品??不再是黑色叉号,而是一盏点亮的灯,灯下站着三个小小的人影。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盏灯。”
林晚晴说,“也许现在很微弱,但只要不灭,总有一天能照亮别人。”
训练营为期两周,内容涵盖基础学科强化、心理健康工作坊、城市适应训练、职业启蒙课。
江辰请来了几位特殊嘉宾:陈默讲“如何在流水线上读书”
,公益律师讲“农民工子女的权利边界”
,甚至还有一位曾是留守儿童、如今在哈佛读社会学的女生视频连线分享经历。
孩子们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有个叫王志豪的男孩,父亲在工地摔伤瘫痪,母亲一个人撑起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