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这种稳定性在现代也成为刑侦破案的关键技术,比如Y-STR家系排查技术,这个技术就是利用Y染色体的基因的稳定性来锁定某个人来自某个家族。
也就是提取某个人的细胞,比如唾液、头发、皮屑、血迹等等,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锁定这个人来源于哪个家族,再配合家族基因库和排查技术,在实践中可以追查到嫌疑犯来自哪个村,哪个家庭。
如果说患病基因与男性特征基因不一样,它如果可以从Y染色体上脱离,那说明人体在进化的过程中在利用这种机制自我治疗遗传病,如果这是真的,利用这种规律可以治疗某些遗传病,至少可以阻断遗传病往下一代发展。
这是多么伟大的发现!小五一拳猛地一砸,太兴奋了。
当然,他砸的不是自己,而是张林的肩膀,痛得张林嗷嗷叫。
“五哥,你这是干什么?”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为了推进医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付出,你肩膀一下算得了什么。”
三博医院归为帝都直接管理,上级领导一直还没有视察三博医院,上级领导有自己的考虑,像杨平这类天才人物最不喜欢的就是繁文缛节,所以他尽量不打扰杨平和三博医院,只是在背后悄悄地给予支持,甚至有什么意见也
是通过夏院长去传达,是意见,不是指示。
上级领导很开明,他不想自己的意见干扰杨平的天才判断。
给他最好的平台、最好的资源、最好的保护,这是上级领导的思路,其它任他他去自由自在的努力,天才最需要的是包容与自由,而不是指导和管理。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医学科技方面仍然差距很大,杨平决定自己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他决定将自己工作重心进行转移,从外科手术转往科学研究。
杨平非常热爱外科手术,但是如果将工作重心一直放在手术上是浪费自己的特殊才能。
做手术对科学的发展贡献微乎其微,做手术其实只是不断地重复工作,即使对术式进行改良,对手术理念进行革新,也只是在现有技术上进行的局部改良而已,算不上重大创新。
他必须将自己的能力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引领医学的创新。
至于手术方面,以后他主要任务是培训学生。
这也是为什么杨平将大多数手术交给宋子墨、徐志良来做的原因,将自己的手术技能传授给别人,这种类似复制的培训模式可是扩大自己手术技能的惠及范围。
以后还可以扩大进修学习的队伍,将全国顶级医院医生的水平提上来,这比他一个人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要好很多。
将自己的外科技术教给一批优秀的医生,这些优秀的医生再各自带出一批学生,如此扩散,可以提高整个医生行业的水平,这样自己的外科水平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杨平将这个想法与夏院长和苏教授说,他们非常赞同,他认为学校、医院、研究所三者可以协同起来,建立一个成体系的培养平台。
比如南都医大可以将八年制的博士班全部放到三博医院来进行临床培养,三博医院可以设立一个英才进修计划,英才计划招募对象可以从全国招募。
这样建立起来一套持续的系统的培养体系,而不是零星的培养。
夏院长和苏教授商量一下,一拍即合,两人立即着手,而且他们可以争取国家卫生部门的支持,这样该计划是一个国家培养计划,持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可想而知,可以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医生。
而医学研究这一块,杨平可以亲自制定一个的大战略计划,依托国家的力量来推行,这样不仅可以攻克很多医学领域的战略难题,还可以培养大量优秀的医学类人才。
自己一定要发挥战略作用,而不是战术作用,杨平思考了这很久,写下一个完整的计划,然后交上去。
不久,帝都就回复:同意杨教授的意见,将给予杨教授大力支持,这种支持不设上限,各单位配合杨教授的计划。
为了建立体系,上级部门将研究所从三博医院独立出来,提为国家顶级研究机构,更名为南方医学科学院,杨平为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而三博医院及原南都医大附属医院成为它的附属医院,南都医大为它的附属大学,这种以南方医学科学院为核心,研究所、大学、医院形成一个大三角。
这种改革理顺了三博医院,南都医大、三博研究所的关系,也确立了杨平在科学技术上的地位,确立了科学院是纯粹的科研机构的性质。
政府也给医学科学院划拨了一块地,将建立一个超级研究院,不管是办公面积、设备、还是人才队伍规模将非常大,这可以让杨平将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这正符合杨平的想法,他一直在设想建立一个超级研究所。
苏教授也对整个南都医大进行改革,以能够跟上杨平计划的节奏,因为有些东西不是简单建立一个培训班了事,在制度、文化等等方面要能够配套。
饶校长以前担任校长的时候已经将南都医大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是饶校长为人仁慈,所以改革推进不是太激烈,总是徐徐前进,对一些不太合适的人也是没有下狠手。
但是苏教授不一样,苏教授外表斯文,但是行事风格非常狠辣,他是一个难得的学术与管理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的学者,他在饶校长的基础上坚定地推进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