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推免季结束以后,宿舍里剩下一个考研人和两个考公人。
等到十一月底,舍友都离校了,我便彻底住上了有暖气的单人间。
想留在宿舍里学习的念头冒出来几秒,立刻被我按了回去。
克服懒惰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把手机里面所有的娱乐软件都卸载了,只留下了微博和小红书,后者直接被我刷成了考试模式——一打开几乎全部都是考研相关的。
据小红书博主科普,只要正确选择学校和专业,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进度,在正常发挥的情况下,绝对能过线。
但,管理学除外。
每天整理完数学错题的时候,我都想咆哮发问:“为什么考数学和不考数学的专业要一起划线啊!”
如果给数三一个难度排名的话,我觉得是概率论,线代,高数。
概率论真的好抽象,我基础阶段的时候,从李良、余炳森,到方浩、张宇,每个老师的课都听了一点,后来硬着头皮做了《660》《880》才感觉摸出了一点规律。
因为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学数学了,我的专业课只完整地背过三遍,这一度让我非常焦虑。
第一次考研,其实我不知道专业课背几轮才是正确的,我也不知道分配大量的时间去学数学对不对。
网上确实有很多经验贴,专业课的背诵动辄七八轮,我看到的时候已经吓死了。
我并不相信自己能够把所有问题都背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凭自己过往的学习经验去灵活调整了。
蒋峪虽然走的推免,但他也围观过身边人考研,他有一位舍友跨考法硕,据说能熟练背诵整本几百页的考试分析,最后一战上岸清华。
备考这一年多,我最大的感受是,别人的经验只能用来参考,单个经验并不具备普适性。
比如有很多人说,考前只背肖四足以过线,千万不要这样做。
文科也许行,但像我这种高中没选修过政史地任意一门的人来讲,一定要尽早开始刷题。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越到考试后期越平静,我臆想中的焦虑和痛苦几乎都消失了,学习变成了喝水吃饭一样日常的事。
这一年,除了和我爸的几次交锋,我整个备考的过程也是非常平淡的。
我留下的痕迹,少到都不能剪完一首完整的“一路生花”
。
除了学习资料,我没有为考研多买一件东西,我照常穿以前的衣服,用以前的文具,坐以前的折叠椅,我尽量营造一种如常的平静氛围,我需要用稳定的状态去对冲备考的焦虑。
今年上半年的五月份,在整理完推免材料后,我在日记本里抄写了伍尔夫的句子:iamrooted,butiflow.
那是我最迷茫、最不安的20岁,不确定能不能保研,不确定能不能“上岸”
。
只能在晚上写日记的时候,抄写一些正能量的非母语句子,以乞求内心的宁静。
四个月以后,我果然保研失败了,但当我现在再回看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只剩下了坦然。
我做了一张又一张数学卷子,背了一页又一页单词,默写了一遍又一遍专业课,默默无闻的日子折旧成草稿纸的厚度,我告诉自己,等一等,再等一等。
-
进入十二月,我取消了所有的娱乐,固定在上午学正直和数学,下午写英语卷子和背专业课,然后再花整个晚上复习数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