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522章 讨逆(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陛下,老臣以为,不管这越王与秦贼是真是假,他们伪造先帝遗诏,煽动东南五路造反,实乃上不应天命、下不得民心之举,更属螳臂挡车之为,只待我朝廷大军一到,这五路之州县,必将望风而降,不足为虑!”

蔡京毕竟是有着首相之气度,简单的几句话,也就将赵佶忐忑不安的心情给安慰了下来。

“此次虽然说有了五路造反,占到了从北到南的近万里之土。

但倘若尽起王师之兵尽数伐之,恐其劳师动众、耗资甚巨,而且还易遍燃烽火,造成天下动荡、民心不稳。

实是有违陛下的圣德之心。

理应采取分而化之、只惩首恶之策!”

“哦?不知蔡相以为,该如何地分而化之?又是只惩哪个首恶?”

赵佶关切地问道。

“以老臣之见,首先这广南两路,路遥人稀,其响应造反,主要原因应该还是这两路的帅臣王涣之与王祖道,都是近期因涉及元祐党籍被贬谪,故其一定是心怀怨恨,又与那吕惠卿有旧,受其蛊惑,也就附从而乱。

而这两路之地,民弊兵弱,实则不足为惧。”

“再看北边的京东东路与淮南东路,本来就在我王师南征平定之途中,实际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便就是两浙路及吕惠卿,此人阴险狡诈,又掌握最为富庶的地方。

所以应该集中兵力,派出精锐之师,对其重点打击。

只要能够平定两浙路,力擒吕贼,那么其余西路必然会作鸟兽散状,不攻自破,俯首重新称臣也!”

不得不说,蔡京的这一番判断与应对,还是都在基本逻辑线之上的。

虽然他同样也是提倡出兵平叛,但是却是鲜明地提出,不必纠集大军,只需调遣一支精兵,首接进攻两浙路,并且指出,听起来是五路叛乱,实际上只需要拿下核心的两浙路,这场叛乱也就解决了。

蔡京的分析有理有据,甚至还部分支持叛军核心人物正是吕惠卿的观点,所以在场的众人也都表示支持。

“那好,派何人领兵平叛为好?”

此时的大宋,也算是武力强盛之时,表面上看,能够独领一军进行平叛的大将并不少:

镇守河东路的折可求、鄜延路的刘法、环庆路的种师道和种师中兄弟俩、泾原路的姚雄和姚古兄弟俩,还有熙河路的王厚,陇西都护府的王舜臣,以及刚立新功的刘仲武等等,但是这些人里却都有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都有点远,全部都在西北六路,而且他们的善战,也是需要带着各自的子弟兵,至少要带上一支原班的主力,万里迢迢地前往两浙路,时间上来不来得及?如此大范围考虑一下调动的成本与代价值不值?

第二个问题就是赵佶所担心的,这些大将打仗能胜任,但却不能担任主帅。

因为这次需要他们面对的人是秦刚与吕惠卿,而这两个人都在西北待过,而且在西军中的声望与影响都还不错。

所以,必须还要在他们之上再另设一个主帅,而且得是自己信得过、又能控制得住他们的人才行。

蔡京先推荐了陶节夫与刘法的组合,赵佶不置可否。

杨戬立刻推荐了童贯与王厚的组合,赵佶同样是沉吟不语。

蔡京本来还奇怪他们怎么会偏向童贯,但是一转眼就见高俅站了出来,这才突然明白,他们刚才只是在投石问路!

高俅慨然道:“东南生乱,生民受苦。

必须要以雷霆之势平而定之。

然陕西局势甫定,方才蔡相与杨内侍推荐之人,皆为西北柱石,轻易不宜离开。

臣历经西北数仗磨练,又得陛下屡降恩典,苦无报效机会。

此时国难当头,愿自荐领兵,平定两浙,为陛下分忧!”

赵佶大喜,这高俅愿意前去挂帅,果真是遂了他的心意,这样只需再从西北调一两个能打仗的武将,岂不是两全齐美了吗?

当然,最后还得要让首相蔡京来拿一下主意,所以他一扭头再看向蔡京询问:“不知蔡相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至强者降临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神话禁区神印王座我的蛮荒部落夜的命名术造化之王吞噬星空开分身通灵王妃每天都想和离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陈二狗的妖孽人生青云路:胜天半子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迷雾末世:创造无尽超凡文明少年王1987:今夜不眠玄灵界都知道我柔弱可怜但能打我不想当妖皇的日子爆笑宠妃:爷我等你休妻妙手小村医邪气凛然诸天从欢乐颂开始大龙挂了无限邮差从洪荒逃走当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