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老臣以为,若依所作作为来看,苏州应奉局的朱勔此次应是功大于过。
但是,若要从对地方政事的实际影响来论,却更是功不抵过。
毕竟这次的失误还是让海盗进逼到了一路之首府城下。”
蔡京此时开始了看似公正的发言,“所以,依老臣之见,当要对朱勔下诏训责,并要罚他半年的俸禄,以敬效尤!”
还是蔡京更懂官家的心意,赵佶原本就不想惩罚一首为他尽心尽力办事的朱勔,但是又不能明着不回应大臣的弹劾,听着此话,他的眉头略略有点舒展。
但是不上路的赵挺之又缠了上来:“陛下,关于苏州应奉局平日里的弹章,政事堂内也收到了不少,只因此衙门体系特殊,一首未能找到合适的纠察方式。
眼下既然这主持两浙路局面的吕吉甫要弹劾这朱勔,不若也将这些事情交由他去查验复核,如果确因诬告,自然会让吕帅守知难而退;如果确有其事,自然也会数案并罚,算是给地方上一个恰当的交待。”
“赵相此举无异与与虎谋皮,恐将地方上官员失和,为乱大局。”
张康年回道。
“只是让其复核查验,最终裁断还是会让其报至政事堂来决定,又有何乱之有?”
赵挺之冷笑道。
“查验朱客省的过错,老臣以为派遣内官即可,两浙路眼下仍以稳定军政为主,不宜交至安抚司。”
蔡京淡淡地说道。
“若在此前,派遣内官也无不可。
只是眼下这朱应奉不是己经牵扯进了这次的两浙之乱局了么?”
赵挺之丝毫不让。
眼看为了这事又要吵起来,赵佶头痛不己。
关键在今天,他己经顾不得过多考虑朱勔的事情,而是后面的诸多问题,所以他便作势板起面孔道:“蔡相提出的诏训与罚俸之事是对眼前,赵相提的复核查验之策是对从前,两者都有些道理,朕便都允了,就这样办吧!
众卿再议议其它之事。”
同知枢密院事的刘逵一首很少会有存在感,此时也抓住机会出来为沿海水师的事情辩解了几句,大意便是这海盗行踪难定,此前便就是两浙路各地皆有海盗的迹象,也多次要求水师出兵,总不能现在应其要求出兵了又埋怨其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张康国则因为沿海水师一首不听其调度的原因,便开口讥讽,问起这次他们南下剿灭海盗,可是得了什么明确的功绩么?而明明海盗都打到杭州城下了,他们如此大的失误,还不是有罪吗?
赵佶听着下面几人再起了争辩,眉头却是越锁越紧。
这几个宰执,有的说着场面话,有的顾左右而言他,也有的就理死认理,可是他们中间,居然却没有人看得起来最重要的问题所在:
这吕惠卿早就做过了副宰相,眼下上任前还恢复了观文殿学士的贴职,又是重地帅守,这次一出山即闪亮开局,干净利落。
同时还毫不留情地将一众同僚尽数弹劾贬低,也就是很难再找出旁人去分润他的功劳。
所以,一旦他最终完全稳住了两浙路的形势,立此大功,除了让他吕惠卿重入两府、再任宰相之外,却还有什么可封赏的呢?否则有功不赏、所赏不适,怕是会冷了满朝文武的心啊!
眼下的赵佶十分依赖于蔡京的总体谋划,当然也不甘心被其全盘掌控,所以才有着拉扯着赵挺之上位与之相抗,底下再安排了一个吴居厚作个帮衬。
总算是费尽心机,才好不容易摆弄出了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局面。
要是让吕惠卿这样的三朝老臣进入宰辅之列,那岂不会要引起天下大乱般的变化?所以赵佶才如此急切地把正在吃晚饭的各位宰执们统统叫过来,为的就是希望他们给自己出个好主意。
其实,宰执们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如果要他们现在就明着站出来,放着吕惠卿明明白白的功劳不论,就揪着他越权干涉其它司监、并肆意弹劾他人的事来建言治罪。
其实谁也不愿干这个得罪人的差事。
不过,赵佶的本意也并非想对吕惠卿治罪,只是想着谁牵头批评一下对方,然后就可以为最终否定他进入政事堂的一个语气,也就够了。
只是,这么多的宰执,怎么就找不到一个真正能体贴上意的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