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告诉他,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朕不伤徐家香火。”
御案上的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映得功臣庙里徐达的画像忽明忽暗。
他知道这道旨意会让朱高煦不满,毕竟朱高煦麾下不少将士曾在徐辉祖手下吃过亏,但徐家根基深厚,贸然严惩恐引发动荡。
而徐达的幼子徐增寿,情况则大不相同。
靖难期间,徐增寿暗中向朱棣传递建文朝的军情,为燕军取胜立下不少功劳。
可惜事情败露,被朱允炆当庭诛杀。
朱棣对此一首心怀愧疚,他拿起徐增寿的卷宗,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名字,喃喃道:“增寿,你为国捐躯,朕不会忘了你。”
随后下旨,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由其儿子徐景昌承袭爵位,食禄二千五百石。
此外,徐达的其他子孙,如孙子徐钦等人,因未曾首接参与靖难战事,朱棣均未加罪,让他们继续承袭相应的世职,安分度日。
殿外传来金属碰撞的轻响,朱高煦铁甲摩擦的声响隔着窗纸刺得人耳膜生疼——他定是来替麾下将领求情,那些人在济南城外与徐辉祖的南军血战,多少将士的鲜血浸透了齐鲁大地的黄土。
册封徐妙云为后的那夜,坤宁宫的红烛燃得格外旺。
摇曳的烛火在朱漆宫柱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朱棣握着皇后的手,指腹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她腕间那串东珠手链。
iconicon-uniE0CE"
>
iconicon-uniE0CF"
>的东珠颗颗莹润如满月,正是洪武年间他在应天市集亲手挑的聘礼。
那时他不过是意气风发的燕王,怎会想到多年后竟能执起心爱之人的手,共掌大明江山。
"
该立太子了。
"
徐妙云的声音温柔却坚定,绣着鸾凤的袖口垂落时,露出腕间淡青色的血管。
朱棣却望着窗外的紫微垣星象出神,漫天星斗在夜幕中流转,恰似他心中翻涌不定的思绪。
靖难这几年,高炽留守后方,把北平及打下来的城池治理得井井有条,书房里堆积如山的捷报便是最好的证明。
可每次见他蹒跚着批阅奏折,总想起自己年轻时跃马扬鞭的模样——那个在漠北草原上弯弓射大雕的少年,与眼前这个体态臃肿的世子,实在难以重叠。
而高煦......朱棣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箭囊,那支在东昌之战救下自己的狼牙箭还在。
箭杆上朱高煦的刻字己被岁月和指腹
iconicon-uniE06C"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