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牌坊旁边有三棵老榕树,树干粗得要两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树皮是深褐色的,布满了深深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
树枝向西周伸展,枝叶繁茂得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住了大片阴凉。
树下摆着几张石桌石凳,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围着下棋,棋子是黑色和红色的玻璃珠,落在石桌上“啪啪”
作响。
“老王,你这马走得不对啊,昨天才教你的‘马走日’!”
“我乐意!
我这马会‘跳田’不行啊?”
“你这是耍赖!”
老人们的笑声混着棋子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叫卖声,一下子把老街的生活气息拉满了。
陆帆站在牌坊下,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除了榕树的清香,还飘着淡淡的茶香、点心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炭火香——大概是哪家烧饼店己经开始营业了。
屯溪老街比陆帆想象的更有味道,不是那种过度商业化的喧闹,而是带着烟火气的热闹。
青石板路是长方形的,被一代代人的脚步踩得光滑发亮,缝隙里长着细小的青苔,雨后会更绿,现在则是浅浅的灰绿色,沿着街道蜿蜒向前,像一条青灰色的丝带。
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明清风格的,大多是两层小楼,底层是商铺,上层是住家——底层的门面多是木质的,有的是推拉的木板门,有的是雕花的格栅门,门板上还留着经年累月的划痕,每一道都像是在诉说故事;上层的窗户多是花格窗,雕着“喜”
字、缠枝莲或者梅兰竹菊,窗台上偶尔会摆一盆吊兰,绿色的藤蔓垂下来,随风轻轻晃。
店铺的招牌大多是黑底金字,字体是隶书或楷书,透着古朴——有卖黄山毛峰的茶铺,门口摆着几个装满茶叶的锡罐,锡罐擦得发亮,罐口贴着红色的标签,写着“明前毛峰”
“雨前毛峰”
,茶香从罐口飘出来,是淡淡的兰花香;有卖徽州木雕的工艺品店,橱窗里摆着精雕细琢的笔筒、摆件,有的雕着新安江的山水,有的雕着徽州的民居,连瓦片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还有卖徽墨、宣纸的文房西宝店,店里的伙计穿着藏青色的长衫,手里拿着一支狼毫毛笔,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写的是“徽州赋”
,字迹苍劲有力;当然,最多的还是卖黄山烧饼的店铺,几乎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家,有的店门口摆着不锈钢的电烤箱,有的则摆着黑色的炭火炉,炉子里的炭火正旺,香气飘得很远。
陆帆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一边走一边观察。
他先走进了一家装修得很精致的烧饼店——门面是玻璃的,擦得一尘不染,门口挂着“网红打卡点”
的红色灯牌,里面摆着白色的展示柜,烧饼整齐地放在透明的盒子里,有梅干菜肉、豆沙、葱油、芝麻西种口味,还有包装精美的礼盒,礼盒上印着黄山的风景图。
店员是个穿着粉色围裙的小姑娘,手里拿着扩音器,声音甜甜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正宗黄山烧饼,买二送一,真空包装,方便携带!”
陆帆买了一个梅干菜肉的烧饼,刚从电烤箱里拿出来,还冒着热气。
他走到店外的小桌旁坐下,咬了一口——外皮确实很脆,咔嚓一声,却有点像饼干的脆,少了点炭火烤出来的焦香;里面的馅料有点咸,梅干菜的香味很淡,几乎被咸味盖过,肉丁很小,咬起来有点柴,还带着点冻肉的腥味,完全不像陈师傅说的“香得能飘一条街”
。
“小伙子,是不是觉得味道一般?”
旁边一位喝茶的老人突然开口,他穿着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搪瓷杯,杯身上印着“黄山旅游纪念”
的字样,里面泡着黄山毛峰,茶叶浮在水面上。
陆帆点点头,把剩下的半块烧饼放在盘子里:“确实不如预期,梅干菜的香味太淡了,肉也有点柴。”
“这店啊,是给游客吃的,”
老人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老板是外地来的,去年才开的店,哪懂我们徽州烧饼的门道。
梅干菜是从批发市场批的,又干又涩,肉是冻肉,烤还用电烤箱——电烤箱是快,可哪有炭火的温度匀?烤出来的烧饼,外皮脆得发僵,内里也不绵软,吃着没魂。”
“那您知道哪家的烧饼最好吃吗?”
陆帆赶紧追问,顺势坐在老人对面的石凳上。
“前面拐个弯,‘老街第一楼’旁边的‘胡记烧饼’,”
老人用手指了指前方,“那才是老街的老味道。
老板胡师傅做烧饼的手艺是祖传的,他爷爷以前是给徽商做烧饼的——那时候徽商走南闯北,都要带他爷爷做的烧饼当干粮,用油纸包着,能放半个月都不坏,还能保持外皮酥脆。”
“徽商带烧饼当干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