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陆帆忍不住称赞,“比我以前喝的任何豆浆都香。”
“那是自然,”
陈师傅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自己磨的豆浆,没有添加剂,也没有兑水,都是原汁原味的。
你要是喜欢,一会儿走的时候,我给你装一壶,路上喝。”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陈师傅把木框里的青石挪开,掀开纱布,一块完整的豆腐就露出来了。
豆腐的颜色是淡淡的乳白色,表面光滑平整,像一块温润的玉。
用手轻轻一碰,感觉很有弹性,能轻轻按下去,松开手又能立刻弹回来。
陈师傅拿出一把不锈钢的刀,刀身很薄,刀刃磨得很锋利,他把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每块大概有手掌心那么大,厚度约两厘米。
“切豆腐也要有技巧,刀要快,下刀要稳,不能来回锯,不然豆腐会碎,”
陈师傅一边切,一边说,“每块豆腐的大小要差不多,这样发酵的时候受热均匀,菌丝长得也一样。”
切好的豆腐被陈师傅放进一个铺着稻草的木盒里。
木盒是松木做的,长约六十厘米,宽约西十厘米,高度约十五厘米,里面铺着厚厚的一层稻草。
稻草是金黄色的,看起来很干燥,没有一点霉味,散发着淡淡的稻草香。
“这些稻草是我自己在山上晒的,每年秋天收割完水稻,就把稻草捆回家,摊在院子里晒干,然后收起来,专门用来做毛豆腐,”
陈师傅指着稻草,“稻草的作用很大,既能保持温度,又能透气,还能让毛豆腐染上一点稻草的清香。
要是用别的东西,比如纱布或者报纸,就没有这个效果。”
陆帆仔细看,木盒里的稻草铺得很整齐,每一层稻草都铺得平平整整的,每一层稻草上都摆着几块豆腐,豆腐之间留着两厘米左右的缝隙,方便空气流通,也能让菌丝均匀地生长。
“接下来就是发酵了,这是做毛豆腐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考验耐心的一步,”
陈师傅抱着木盒,领着陆帆走进里屋的一间小房,“这里是我的发酵房,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好,一点都不能马虎。”
发酵房不大,大概只有十平方米,里面摆着十几个和陈师傅手里一样的木盒,整齐地叠放在架子上。
房间里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小小的排气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别的香气——有点像豆腐的清香,又带着点发酵后的微酸,还混着一点稻草的香气,和臭鳜鱼那种浓郁的发酵香不一样,却同样让人印象深刻,闻起来很舒服,一点都不刺鼻。
“发酵房里的温度要保持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湿度要在七十左右,”
陈师傅指着墙上挂着的一个老式温度计和湿度计,温度计的指针正好指在二十二度,湿度计的指针指在七十一,“温度太高了,豆腐容易烂,还会滋生杂菌,长出来的菌丝是黑色的,不能吃;温度太低了,菌丝又长不出来,豆腐还是原来的样子。
湿度也一样,太高太低都不行。”
陈师傅拿起一个放在最上面的木盒,打开盖子,里面的豆腐表面己经长出了细细的菌丝,是纯白色的,像一层薄薄的绒毛,覆盖在豆腐表面,看起来很柔软,像天鹅绒一样。
“你看,这就是‘毛’,”
陈师傅用手指轻轻碰了碰菌丝,动作很轻,怕把菌丝碰掉,“要等菌丝长到一厘米左右,颜色从白色变成淡黄色,毛豆腐就做好了。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天,这三天里,我每天都会来检查两次,看看温度和湿度,还要看看菌丝的生长情况,一点都不能大意。”
陆帆凑近看,菌丝细细的,密密的,均匀地覆盖在豆腐表面,没有一点杂色,豆腐的边缘也没有腐烂的痕迹。
他忍不住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菌丝软软的,有点像棉花,却比棉花更细腻,碰过之后,手指上还留着淡淡的香气。
“以前没有温度计和湿度计的时候,我爷爷就靠手感和经验判断,”
陈师傅放下木盒,眼里带着敬佩的神情,“他说,好的毛豆腐,菌丝要‘密而不疏,黄而不黑’,凭着这两句口诀,他做了一辈子毛豆腐,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陈师傅从一个放在中间层的木盒里拿出几块己经发酵好的毛豆腐,菌丝己经变成了淡黄色,看起来很均匀,像一层薄薄的琥珀色绒毛覆盖在豆腐上。
“现在就给你煎一块尝尝,让你看看做好的毛豆腐是什么味道,”
他说着,抱着木盒走到院子里的灶台边,把木盒放在旁边的石桌上,然后点燃了柴火,锅里倒了一点本地榨的菜籽油。
油是金黄色的,倒进锅里后,很快就热了,冒出淡淡的油烟,带着点油脂的香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