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67章 淮安软兜长鱼运河之都的鳝鱼艺术(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三个字是用毛笔写的,笔锋有力,旁边挂着一串红灯笼,灯笼上印着“淮扬菜世家”

的红色字样,风吹过,灯笼轻轻晃动,影子落在青砖墙上,像跳动的火苗。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不是川菜的辛辣,也不是粤菜的清淡,是猪油的醇厚香混着鳝鱼的鲜,像刚掀开的蒸笼里散出的热气,裹得人心里暖暖的,连鼻尖都忍不住动了动。

店里的桌椅都是老榆木做的,桌面被磨得发亮,能看到木头的天然纹理,有的桌面上还留着淡淡的刀痕,是几十年使用留下的印记。

靠墙的位置摆着一个玻璃柜,里面放着几个褐色的陶罐,标签上用墨笔写着“十年陈酿黄酒”

“自制黄豆酱油”

“淮安白胡椒”

,罐口用红布盖着,透着几分古朴。

玻璃柜旁边挂着几幅老照片,最中间的一张是黑白的: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人站在漕运码头的灶台前,手里拿着铲子,灶台上摆着一盘刚做好的软兜长鱼,旁边围了几个穿着粗布衣服的船工,笑得一脸灿烂。

“那是我父亲,1985年在码头上给船工做菜的照片”

,一个声音从柜台后传来。

陆帆回头,看到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的中年人正低头切菜,手指灵活地在案板上翻飞,每一刀都切得整齐均匀。

他的头发有些花白,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落在衣领上,却丝毫没影响手上的动作。

听到陆帆的动静,他抬起头,脸上露出笑容,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盛开的菊花:“小伙子,是来吃软兜长鱼的吧?东台的老王昨天跟我打电话,说有个浙江来的小伙子要过来。”

陆帆点点头,在靠近窗户的桌子坐下。

窗户是木质的,雕着简单的缠枝莲花纹,推开一条缝,就能看到里运河的景色——绿色的河面上,一艘红色的游船正缓缓驶过,船上的游客举着相机拍照,导游的讲解声顺着风飘过来,“这里是里运河文化长廊,以前是漕运的重要码头,明清时期,每天有几百艘商船在这里停靠……”

“老王没骗你,我做软兜长鱼确实有三十年了”

,李师傅擦了擦手,拉过一把椅子坐在陆帆对面,手里还攥着一块刚切好的鳝鱼段,“你知道为啥叫‘软兜’不?以前运河上的船工捕了鳝鱼,没有竹筐,就用蒲草编的兜子装着,那兜子软乎乎的,就叫‘软兜’;后来吃的时候,鳝鱼滑溜溜的,要用筷子把它‘兜’着吃,免得掉在桌上,这名字就一代代传下来了。”

他指着玻璃柜里的一个蒲兜,“你看,那是我父亲留下的老蒲兜,有西十多年了,以前就是用它装鳝鱼的。”

陆帆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玻璃柜里放着一个褐色的蒲兜,边缘有些磨损,兜口还留着几根干枯的稻草,能想象出以前装满活鳝鱼的样子。

蒲兜旁边放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用毛笔写的《软兜长鱼做法》,字迹有些潦草,却很有力:“选笔杆粗活鳝,现杀去骨,猪油爆炒,加黄酒、酱油、胡椒,焖二分钟,趁热食。”

“这是我父亲手写的方子,现在我做软兜长鱼,还是按这个来”

,李师傅的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

“那现在做软兜长鱼,步骤还是一样的吗?”

陆帆掏出笔记本,笔尖悬在纸上,准备记录。

他喜欢这样的细节——不是冰冷的菜谱,是带着温度的故事,是一代人传一代人的手艺。

“步骤没变,讲究‘三选三不选’”

,李师傅站起身,领着陆帆往后厨走。

后厨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灶台是不锈钢的,擦得能照出人影,案台上摆着一盆活鳝鱼,每条都有笔杆粗,在盆里扭动着,滑溜溜的,偶尔有鳝鱼尾巴碰到盆边,发出“啪嗒”

的轻响。

“第一选,选笔杆粗的鳝鱼,不选太粗或太细的——太粗的鳝鱼肉质老,嚼着费劲;太细的没肉,吃着不过瘾。”

李师傅戴上透明的手套,从盆里抓起一条鳝鱼,鳝鱼在他手里轻轻扭动,他却握得很稳,“你看,这条鳝鱼刚好,首径跟铅笔杆差不多,肉质最嫩。”

“第二选,选刚捕上来的活鳝鱼,不选冻过的”

,他把鳝鱼放回盆里,指着旁边的一个泡沫箱,“这些鳝鱼是今天早上五点从里运河捕的,渔民首接送到店里,还带着河水的温度。

冻过的鳝鱼,细胞会破裂,鲜味儿就跑了,做出来的软兜长鱼没那么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道朝天我在春秋不当王相宝2:秘物仙父网游之三国王者巫界术士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夜色之下我用闲书成圣人借命风水师巡狩万界神算小奶团驾到前夫夜来袭武林半侠传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定河山剑装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都市最强修真妖孽(超品教师)封神战婿辛亥之钢铁基地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他看见你的声音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封神问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