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一想到那些家伙,我就觉得扫兴。”
楚林天骂了一会儿,就去睡觉了
大明崇祯时期,北京紫禁城。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乾清宫御案前。
他看着天幕久久不能平静。
“袁公啊......还有那个可以亩产千斤的稻种,要是朕有那个就好了。”
他长叹了一口气,忽然之间他回想起来了“红薯”
和“17.5斤的大红薯”
,身体猛地一震,霍然站起!
“红薯?!
等等!
红薯......番薯?!
徐卿!”
,他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名字和一段记忆!
“是了,是了,徐光启,朕的徐爱卿!
他当年就曾上过奏疏,言及此‘番薯’之物!”
崇祯十三年,徐光启的弟子陈子龙等人整理刊刻《农政全书》,其中就有徐光启大力推崇番薯的章节。
崇祯作为勤政的皇帝,自然也是翻阅过这本书的,也听一些臣下提起过这份重要农书。
他脸上瞬间布满懊悔、急切与难以置信的复杂神色,在御案前急促踱步。
“徐卿......徐卿在《农政全书》中,详述此物!
言其‘亩产可得数十石’,‘甚益民食’,‘可当谷米之半’!
更言其‘不与五谷争地’、‘抗旱抗瘠’、‘救荒第一义’!”
崇祯快速回忆着徐光启对番薯优点的描述,“朕当时只道是农书一家之言,又值流寇猖獗,辽东告急......竟未曾深究。”
“更未能如徐卿所愿,大力推行于北地饥荒之区!
徐卿呕心沥血著书立说,引进良种,却未能于朕手中广惠灾民.......”
巨大的懊悔涌上心头,崇祯沉默良久,眼中忽然燃起最后一丝近乎偏执的急切光芒,猛地拍案!
“不!
不能就此作罢!
来人!
速来人!”
崇祯他是绝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他性格中的急躁和试图力挽狂澜的执拗在此刻爆发。
他对着闻声而入的秉笔太监王承恩急促下令:
“王伴伴!
立刻去文渊阁,给朕找出徐光启徐爱卿的《农政全书》!
重点翻查‘番薯’篇目!”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徐光启留下的知识遗产,这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己知线索”
。
“再传旨户部、顺天府及北首隶受灾各州县!
命他们详查:近年来可有试种此‘番薯’之物?收成几何?民间留种之法如何?”
“可曾遇到如天幕所言的‘后代变小’之情形?如果有成功留种增产之法,速速呈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