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主要景点有龙门潭,潭水碧绿如翡翠,被称为“华东第一水”
。
西叠瀑布落差近70米,水流分西段倾泻而下,气势磅礴。
此外,还有情人谷、仙女潭等众多水景,以及奇峰怪石、云海佛光等景观。
生物资源方面被誉为“华东地区动植物基因库”
,有各类植物230科、726属、134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如银杏、红豆杉等;有脊椎动物82科、193属、27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有豹、梅花鹿、黑麂等6种。
人文景观方面的严家古村是东汉隐士严子陵后裔的聚居地,保存着完好的徽派建筑风貌,村中的标语墙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留有当年红军的标语。
此外,这里还是目连戏的发源地之一,目连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石台县生产总值(GDP)465431万元,比上年增长7.0%。
第一产业以富硒农业为主,“石台硒茶”
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达14.65亿元,“石台皖南黄兔”
纳入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第二产业中,生态工业持续向好,硒泉产业等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以文旅消费为主导,2024年旅游人次增长13%,旅游收入增长18%,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获评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等称号。
石台县保有大量文物古迹,如太平天国时期兴建的古长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榉根关古徽道、唐代杉山镇国寺遗址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石台太平天国古长城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仙寓山的榉根关古徽道上。
据《江南通志》《池州府志》记载,清咸丰年间,曾国藩为抵御太平军,相度形势,在此建置石堑,即古长城。
古长城东起祁门刘源村,西至石台仙寓镇珂田村王村组,全长14公里,用石块砌成,大部分现仅存基础,其中有1千米保存较好。
石长城中的关隘称“榉根关”
,关隘高3.5米,中间设有大门,门高2米,门宽1.5米,石墙厚5米,全用青石板砌成。
榉根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徽道中咽喉所在,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史稿》有两处记述了榉根关之战,它为研究太平天国等历史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榉根关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代,古称“徽饶通衢”
,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省际大道,即古时的“国道”
。
迄今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共有台阶1.8万步,全部用青石板铺设,蜿蜒曲折,穿行于峡谷林荫之中。
沿途遗迹有太平天国时期修建的古长城,全长14公里,其中的榉根关地势险要,是古徽道的咽喉。
还有古稀亭,由永乐年间一位七十老人所建;输山碑,立于清朝道光八年,是我国古代最早保护生态的见证;此外,还有圆通庵等佛教文化遗址以及方志敏领导红军北上等现代革命战争遗迹。
它是徽商的重要商道,徽商通过此道将木材、茶叶等运往各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也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徽文化”
体系。
同时,它见证了诸多军事战役,是研究历史上政治、军事、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唐代杉山镇国寺遗址位于安徽省石台县仁里镇杉山顶。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唐天宝13年(754年)李白曾与友人韦权舆、高霁宴登杉山谒镇国寺,寺旁原建有“李白书堂”
。
原寺分外寺、中寺、里寺三重,从外寺至里寺中间相距2000多米,鼎盛时期寺内僧侣达数百人。
里寺遗址面积400多平方米,青石板路面及台阶完整。
外寺遗址尚存解放前夕建造的庙宇,中寺被毁最甚。
此外,还有望江台、太白楼、放生池、舍生崖、楠木井以及遍布杉山各个山头的历代和尚墓塔等遗址。
有“九华之祖”
的说法,传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首先来到杉山开辟道场,后来才转道九华山,在皖南地区的佛教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