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孩子们更是在亲戚堆里长大的,暑假去姥姥家、舅舅家串门,住上十天半月是常事,长辈们总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哪怕是几个鸡蛋、一块糖,都透着实在的疼惜。
遇到难处时,亲情更是靠山。
谁家盖房子缺钱,亲戚们你家三百我家五百,先凑齐了再说;谁生病了,叔伯婶婶们提着点心来看望,帮忙照看家里的农活。
那种“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的默契,实实在在体现在日常点滴里。
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大家各忙各的,但想起以前那种浓浓的亲情,还是会觉得特别温暖。
农村开小店生意虽然都还不错,但是最头疼的还是赊账的问题,我家到现在还有十几年的账没清。
农村小店赊账是很常见的现象,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乡土信任。
都是邻里熟客,家里临时缺油盐酱醋、孩子要块糖,或是农忙时急需化肥、农具,手头暂时没钱,跟店主打个招呼就能先拿走,店主会在本子上记一笔,比如“王婶酱油1瓶”
“李哥烟2盒”
。
一般会等到秋收卖了粮食、年底打工回款,或是家里有红白喜事收了份子钱,就会主动去店里清账。
店主除了大年三十平时也不会催,大家心里都有本“人情账”
。
全靠邻里间的熟络和口碑,很少签欠条。
店主信得过村民的人品,村民也不会赖账,怕坏了名声在村里抬不起头。
遇到谁家实在困难,欠账可能拖很久,店主有时会主动抹掉零头,甚至悄悄把账划掉,“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没个难处”
。
这种赊账不是单纯的交易,更像是村民间互相帮衬的一种方式,透着旧时光里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和暖意。
一开始生意好每天我有记账的习惯,每笔交易记得清清楚楚。
一九九七年的除夕,上午忙着卖纸钱、冥币和烟花炮竹,下午吃年夜饭之前一般都会把正月拜年的东西提前买好,所以那天我一首忙到晚上七八点才吃年夜饭,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纯收入约365元。
大年三十上午祭祖是很多农村地区重要的年俗,承载着对祖先的敬畏与思念,仪式感满满。
小时候记得还会提前备好祖先爱吃的食物,比如整鸡、整鱼、红烧肉(寓意丰盛),还有馒头、年糕(象征团圆、高升),以及酒、茶等,有的地方会摆上水果、糖果。
现在这些都己经没有了。
准备香烛、纸钱(如黄纸、金箔纸等)、鞭炮,有的会带族谱或写有祖先名字的牌位。
纸钱一般会用纸凿在准备烧的黄裱纸上打印出铜钱般大小钱印的图案
传统的纸凿由铁匠锻造,长约10厘米,首径近3厘米,外围呈铜钱大小的圆形,中间固定铜钱方孔大小的方形,均磨制出薄刃。
现在也有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或钢材制成的纸凿,其设计更加人性化,如握把部分增加防滑纹理,刃口经过精密打磨,更加锋利耐用。
使用纸凿时,通常要先将黄纸折叠4折,裁好之后,每次取10来张平铺在软木板上,然后用手握住纸凿,另一只手用槐木等硬木制成的锤子轻轻敲击纸凿顶部,使纸凿在纸上留下清晰的钱印。
纸凿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人们通过在黄纸上打出钱印,来表示对祖先的缅怀和敬意,希望祖先在另一个世界能够有钱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