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安禄山都打到潼关脚下了,这些人还只顾着自己权势利益窝里斗得欢,难道非要把大唐江山葬送了才心甘?莫怪你不愿待在长安,换了我也看不下去!”
他一口气讲了好半晌,出了心中郁气,也不见菡玉应声,只是愣愣地出神,疑惑道:“你怎么了?”
菡玉回过神来,扯出一抹浅笑:“师弟是三军主帅,如此愤世嫉俗、气急败坏的言辞在同门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可别流传出去,损坏大将威仪。”
李光弼也笑了:“你少给我顾左右而言他,皱着个眉头忧心忡忡的,还来说笑话。”
菡玉微窘,低了头不语,手触到衣袖一处尖角突起,正是袖中那封信。
柳条折尽花飞尽,微带凄凉的词句,仿佛承载的并不只是离愁别绪,堵得她心头发慌。
李光弼走近来,一手扶着她肩,轻声问:“朝中有你忧心挂怀的人?”
菡玉退开两步转过身去:“在朝这些年也有一些交游的友人,一别之后杳无音讯。
安禄山虎狼在侧,单凭一道潼关未必能一直挡住胡虏铁骑,潼关不守,长安岌岌可危,届时这些故友都将陷于危难……”
李光弼笑道:“你担心得也太远了,不如先担心担心咱们自己。
潼关好好地在那儿,安禄山在洛阳做他的皇帝梦,咱们可已经被困了四十多天了。”
菡玉也笑,摊摊手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来这句话只能正着说,反过来就作不得准了。”
李光弼看她满腹心事,偏还强作欢颜,不愿说与他听,想她在京多年必有许多际遇,一时之间难以言尽,也不勉强,一笑置之。
--
常山与敌军相持五十余日,终于迎来援军。
四月初九,郭子仪自代州率朔方大军东出井陉,抵达常山与李光弼合师,共计有藩汉步骑十万。
史思明听说郭子仪大军东来,立即解除常山之围退回九门,转攻为守。
郭子仪年已花甲,半生戎马老当益壮。
大军稍作休整,第二天便向史思明递书约战。
四月十一日,郭子仪、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九门县城南,官军出兵八万,留二万驻守常山,叛军则倾巢出动。
郭子仪用李光弼故策,避敌骑兵精锐,以□□手和枪兵为主。
此仗殊无悬念,叛军被打得大败。
史思明仓皇往南逃至赵郡,蔡希德更是魂飞魄散,一直逃到九门南六百里外的钜鹿,听说官军只追史思明,并未分兵顾他,才敢停下来。
河北、朔方之民饱受叛军□□,苦不堪言,此时听说官军大败史思明,纷纷起兵反抗响应,少者几千人,最多有两万人。
安禄山自起兵以来所向披靡,志得意满,听说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史思明在河北被打得如同丧家之犬,大怒之下,派给蔡希德步骑两万,又令留守范阳的牛廷玠发兵增援,三方合兵共五万余人,其中两成是安禄山最精锐的部队,反击郭李。
郭子仪归兵恒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以待。
叛军来攻则固守,撤退则追击;白日陈兵耀威,入夜派小队人马偷袭扰乱敌营,使叛军不得安宁。
叛军杯弓蛇影,时时严阵以待,官军却又偃旗息鼓;稍有懈怠,官军便又出兵侵扰,弄得叛军无所适从、疲惫不堪,自乱了阵脚。
数日之后,郭子仪觉得时机成熟,与李光弼商议出战,军中将领都被召至中军帐听命。
菡玉不在编制之下,不放心城门没个将领坐镇,自请留在城头看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