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隨后,採风团的成员们畅谈了这次到五一农场採风中与青年文学爱好者们座谈时的感想和体会。
农垦报社副总编辑江一帆的发言重点则是要求农场宣传部门要多发现创作新人。
他说:“搞创作是件苦差事,许多人能写会写却不愿意写就是因为怕吃苦。
农场青年人工作生活在第一线,他们群眾语言丰富,写出的作品真实感强,生活气息浓,因此要多培养文学新人。
要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要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打造良好的平台。”
他又讲到官洪。
他认为,官洪能够有大量的诗歌在报刊上发表是相当不容易的。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生產一线青年职工,在没有名师指导,没有內行帮助修改的情况下,能够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並能在大报大刊上发表,很不容易,別的不说,就其精神而言,也是难能可贵的。
他甚至直截了当、直言不讳地说以后农场青年们创作了好诗歌,好散文和短篇小说等文学题材方面的作品可以直接寄给他,他帮助修改后给予发表。
只要是好诗歌好散文和好小说,他捨得给版面,报纸的副刊也有扶持文学新人的义务。
江一帆的一番话,参加座谈会的青年文学爱好者们听了都很振奋,他的话刚落音,就立即博得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
因为还要到基层单位去看看农业生產情况,所以,採风团组织召开的文学创作座谈会时间並不是很长就结束了。
参加这次座谈会对官洪来说,触动很大。
他倒不是听了江副总编那一番讚美他的话。
像这样的座谈会,他是第一次参加,也是第一次听到作家们对自己作品提出的看法。
他同时感到了压力。
以前写诗,纯属於个人业余爱好和对理想的追求,没想到,写诗也有这么多学问哩。
他从作家们的谈话中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感到了动力,因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学习,才能创作出更好的诗歌来。
从此,官洪对诗歌的创作兴趣更加浓厚了。
“一年之际在於春”
。
春季短暂,时不待人。
进入春天的播种季节,农场职工们都特別忙。
有的以班组为单位,在遴选种子,就是將露白的或是破损的种子遴选出来,防止播下去后不出苗;有的班组在拉线修边,扩大播种面积。
改革开放快十年了,联產承包、多劳多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农场职工也和全国各地农民一样,对生產经营的信心更足了,除了人努力,再加上天帮忙,五一农场已经是连续第七个丰收年了,职工们拿的超產奖也一年比一年多。
所以,不用领导干部们过多地强调和动员,大家都很主动地做好春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分场的女职工李春华也和其他职工一样,正在农资库房外的场地上忙著遴选种子,班长蒋素英跑过来对她说:“春华,我们班的肥料运来了,赵副场长要我们的班组去肥料库房里卸肥料哩!”
李春华答应了一声,就连忙收起种子,往肥料库房方向里走去。
在五一农场职工医院里上班的外科医生喻金生骑著自行车急急忙忙回到家中,看到儿子正在床上睡觉,一打听,知道妻子李春华到库房里卸肥料去了,急忙向肥料库房走去。
旁边的人看见喻金生走过来,对李春华高喊了一声:“春华,喻医生回来了!”
蒋素英也老远就看见喻金生从库房大门口走过来,大声说:“春华,快別干了,喻医生回来了,可能找你有事哩!”
喻金生看见李春华正在搬运肥料,將衣袖挽了挽:“让我来搬来吧!”
“喻医生,你能干得了这活吗?春华,赶紧回去吧,卸肥料的事我们几个人干就行了,你下次干集体的时候再补上。”
蒋素英害怕像搬卸肥料这样很重的活没干完就让李春华走了,班內其他人员有意见,赶紧补上一句。
喻金生这个时候回到家中,確实令李春华颇感意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